“疼痛/麻醉用药”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疼痛/麻醉用药
    杜治昆, 司小萌, 司海超, 王卓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3): 99-10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3.17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诱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于某院接受腹腔镜胆囊手术的9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单盲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复合丙泊酚乳状注射液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乳状注射液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不同时间段[麻醉前(T0)、插管时(T1)、术毕(T2)和术后5 min(T3)]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2)、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2和T3时HR、DBP、SBP较T0时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间段Sp 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术后6 h MMSE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h、6 h和12 h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 h,血清Cor和E水平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4.44%,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全麻诱导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疼痛/麻醉用药
    舒娟, 韩菲菲, 李勇, 肖霄, 彭志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62-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1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某院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复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环泊酚注射液复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1min(T1)、气管插管时(T2)、硬脑膜剪开时(T3)、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T0、手术结束时、术后1天时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后3个月时苏醒率及苏醒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2时心率均高于T0、T1(P<0.05);T3时对照组患者心率低于T0、T1、T2(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T2时平均动脉压高于T1、T0(P<0.05),T3时平均动脉压低于T2(P<0.05);观察组患者T3时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术后1天时NSE、hs-CRP、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稳定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氧化应激、炎症损伤,且有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 疼痛/麻醉用药
    张怡, 李娅茹, 李芳坤, 李一, 朱建坡,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68-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2
    目的:测定监护麻醉下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用于乳腺旋切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取2023年12月1日~2024年2月28日期间于某院择期行乳腺旋切术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麻醉开始时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20μg/kg,3 min后注射环泊酚注射液,待脑电双频指数(BIS)≤50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后开始手术。按照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首例患者环泊酚注射液的剂量设定为0.4 mg/kg。若患者在切皮时或3 min内MOAA/S评分≥4分或出现皱眉、体动等影响手术操作的反应,判定为阳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剂量增加0.04 mg/kg,否则降低0.04 mg/kg,出现7个阳性反应和阴性反应交叉点时终止试验。结果: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用于乳腺旋切术的ED50为0.452 mg/kg(95%CI 0.421~0.486 mg/kg),ED95为0.520 mg/kg(95%CI0.486~0.714 mg/kg)。结论:在监护麻醉下,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用于乳腺旋切术的ED50为0.452 mg/kg(95%CI 0.421~0.486 mg/kg)。
  • 疼痛/麻醉用药
    孙雪林, 黄厚源, 彭旭东, 刘德军, 张亚同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22-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03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慢性疼痛问题日趋突出。慢性非癌性疼痛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非阿片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考虑老年人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敏感性,非阿片类药物优先于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局部镇痛药可避免全身ADR,对乙酰氨基酚是轻度疼痛一线药,但因其具有肝毒性,需确定剂量谨慎使用;抗抑郁药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优选去甲替林;抗癫痫发作药中,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较安全;老年人对肌肉松弛药多不耐受。阿片类药物使用需谨慎,对于老年患者要谨慎用药,仅在其他治疗无效且利大于弊时使用,因其可能导致精神状态改变、便秘、平衡能力下降、呼吸抑制等ADR,老年患者剂量应降低并缓慢调整。总之,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
  • 疼痛/麻醉用药
    高兴旺, 盛李平, 马艳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27-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0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髂腰肌平面阻滞(IP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9月期间于某院行PFNA治疗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IPB,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术后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皮时、术毕时HR、MAP较麻醉诱导前30min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时Cor、E水平较术前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后12h(T1)、24h(T2)时VAS评分均高于麻醉苏醒后6h(T0)时,T2时VAS评分高于T1时(P<0.05);观察组患者T0、T1、T2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h内,观察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超声引导下IPB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手术应激反应,增强术后镇痛效果,且减少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