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抗感染用药
    贺小旭, 李周平, 刘音, 饶芝国, 薛晓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7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2
    近30年来,一种有着特殊临床特征的肺炎克雷伯菌群被发现,感染者多表现为多发的转移性脓肿。其最初是在东亚地区流行,而后蔓延至全世界,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为了描述这种特殊的菌群,人们将其称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但如何精确定义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包括强效的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积极的血糖控制及脓肿部位的穿刺引流等。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以期更好地认识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其治疗效果。
  • 咳喘用药专栏
    贾晨, 周素琴, 何君, 席春林, 郎儒彪, 陈蓉霞, 王小燕, 王敏娟, 梅松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3
    哮喘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重度哮喘难以得到良好控制,是临床治疗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对重度哮喘机制和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生物治疗已成为治疗重度哮喘的新兴治疗手段。目前获批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抗IL-5/IL-5R单克隆抗体、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4/13单克隆抗体、抗TSLP单克隆抗体,主要针对2型炎症为主的重度哮喘患者,已被证明是皮质类固醇的良好替代疗法,特别是在重度哮喘的管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重度哮喘中2型炎症型哮喘的病理机制及靶向生物制剂进行全面综述,同时强调了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生物制剂的重要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标准与讨论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1
    为进一步提高流行性感冒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多学科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我国既往诊疗经验,对原有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形成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此版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发病机制、病理以及临床表现;增加了临床轻型和中型分型,完善了重型和危重型标准;细化了抗病毒治疗原则以及重症病例呼吸、循环等支持治疗措施;对中医辨证治疗进行了优化调整。
  • 药物新发现
    陈鑫, 王帅飞, 孟欢欢, 杜勤超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1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02
    索特西普(sotatercept)是一种激活素受体ⅡA(ActRⅡA)融合蛋白,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研发,并于2024年3月26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肺动脉高压(PAH)的治疗。索特西普是首个用于PAH治疗的激活素信号抑制剂,能够选择性地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配体结合,通过改善促增殖和抗增殖信号之间的平衡来调节肺动脉血管的增殖和抑制,从而逆转肺部小动脉血管的过度增殖和重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索特西普能够显著改善PAH患者的运动能力,与基线相比,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6MWD)增加了40.8m,肺血管阻力(PV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功能等级(WHO FC)等都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索特西普在PAH患者中也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目前,该药尚未在我国获批上市。本文对索特西普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征以及临床研究进展等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PAH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用药参考和理论依据。
  • 药物新发现
    万韬, 王洪, 李冶, 张雨萌, 姚宏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7-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3
    西地那非是一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自1998年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以来,已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西地那非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展,被发现可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并通过舒张肺血管平滑肌、降低肺血管阻力来发挥作用。此外,研究还表明西地那非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关,能够改善大脑功能并减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西地那非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本文就西地那非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骨科用药
    罗恒超, 郑铁牛, 黄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65-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10
    目的:探讨滑膜炎片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51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5)。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艾瑞昔布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滑膜炎片,两组均连续服用8周。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症状[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肿胀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膝关节肿胀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KS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1β、MMP-3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00%)高于对照组(61.54%,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滑膜炎片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症状和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抗感染用药
    冯海龙, 邢林帅, 雒红涛, 许召君, 王高翔, 赫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8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4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肛周肉芽形态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于某院直肠肛门外科诊断为肛周脓肿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两组患者均接受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评分、换药次数和创面水肿评分)、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肛周肉芽形态评分、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评分、换药次数和创面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VEGF和b FG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周肉芽形态和Wexner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2.58%,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6.35%)低于对照组(19.35%,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肛周脓肿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肉芽新生,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准与讨论
    周志衡, 王皓翔, 吴晓亮, 王红, 刘宏, 吴泽兵, 胡晓婷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01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已经发布的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主要是针对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单病种/多病种共存的临床诊疗,对我国基层卫生服务背景下的医防融合、分级诊疗、多方联动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引较少,且我国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的医防融合实施工作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更好地指导和规范我国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医防融合规范化管理,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在归纳国内外相关文献证据、广泛征集意见、充分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医防融合规范化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的内容包括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的背景和理念、诊断标准、管理流程、机构职责与团队建设、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等,旨在为我国基层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共存医防融合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 咳喘用药专栏
    徐凡翔, 贾晨, 魏立明, 周素琴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4
    美泊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白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针对由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引发的多种炎症性疾病,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前景。2024年1月,我国正式批准了美泊利珠单抗的新适应症,用于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治疗,进一步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本文就美泊利珠单抗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疗效、安全性、用法用量等进行了概述。
  • 抗感染用药
    吴琪, 郭锦辉, 徐斌, 魏艳芳, 李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78-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3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某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肺部感染,n=63)和感染组(合并肺部感染,n=59)。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相关用药情况,总结患者肺部感染特点;分析59例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9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7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60.76%),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31株(39.2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8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7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及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及WBC、CRP水平升高时,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应积极纠正以上影响因素,并根据常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及抗菌药物特点进行抗感染治疗,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糖尿病用药
    孔亚坤, 赵建林, 熊承云, 陈玉凤, 李江雁, 吴苏豫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2): 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2.05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片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接受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氧化应激因子、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空腹胰岛素和餐后2h胰岛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片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降低氧化应激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经方和经验方用药
    赵梁, 刘中友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90-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14
    目的:探讨参苏饮合苇茎汤联合肺五针对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糖稳态失衡的改善及免疫炎症、气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纠正酸碱失衡等基础对症治疗,并给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苏饮合苇茎汤联合肺五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身热烦渴、胸闷胸痛、汗出、痰黄带血、咳嗽气粗、口渴)积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肺部阴影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痰咳嗽减轻时间)、气道微生态(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血液指标[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微小RNA 21(miR-21)、Toll样受体4(TLR4)mRNA和CD64]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身热烦渴、胸闷胸痛、汗出、痰黄带血、咳嗽气粗、口渴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肺部阴影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咳痰咳嗽减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ce指数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hannon指数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hPG和HbA1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VC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TLR4 mRNA和CD64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miR-21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结论:参苏饮合苇茎汤联合肺五针治疗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降低TLR4 mRNA水平,提高miR-21水平,减轻免疫炎症损伤,改善糖稳态失衡、肺功能及气道微生态。
  • 合理用药科普
    庞宁, 赵荣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17-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9
    <正>据报道,全球约有4.6亿糖尿病患者,已成为新十大死因之一,且中青年患者不断增多。目前不少降糖药物通过参与体内血糖调控的生理过程来控制血糖,其中不乏一些大分子生物药,如胰岛素、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司美格鲁肽等。对于生物药物如多肽,通常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它是一种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胃肠道中很脆弱,会经过消化酶分解成为小分子氨基酸使其药理活性丧失。这也就是为什么胰岛素和肽类药物大多需要注射给药,而口服多肽又成为困扰药学家多年的难解之题。
  • 抗肿瘤用药
    张丽娜, 林秀, 李文娟, 宾颜英, 潘献彬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40-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06
    目的:探讨高剂量附子理中汤联合化疗对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于某院治疗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CapeOX化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加用低剂量附子理中汤,观察组患者加用高剂量附子理中汤,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肌酐(Cr)、血尿素氮(BUN)]、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DH、CK-MB、CK、ALT、AST、Cr和BUN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80.00%)高于对照组(56.00%,P<0.05),疾病控制率(96.00%)高于对照组(88.00%,P<0.05);中医证候疗效(90.00%)高于对照组(66.00%,P<0.05);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剂量附子理中汤联合化疗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化疗不良反应,且未发生心肝肾功能损害。
  • 检验检测与合理用药
    陈志勇, 陈华, 李季林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103-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16
    目的:分析某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危险因素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193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药敏试验;此外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93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培养有病原菌共49例(25.38%),分离146株病原菌,剔除重复菌株后共85株。革兰阳性菌60株(70.59%),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26株,30.59%)为主;革兰阴性菌25株(29.41%),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14株,16.47%)为主。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均耐药(100.00%),对苯唑西林高度耐药(≥66.67%)。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2.86%和85.71%,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78.57%和85.7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h、脑室外引流、脑脊液外漏以及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为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该院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细菌培养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对青霉素普遍耐药。手术时间≥3h、进行脑室外引流、存在脑脊液外漏以及未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为发生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尤其是针对革兰阳性菌的耐药情况,以提高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控制及治疗效果。
  • 合理用药科普
    樊晓光, 乔鲁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128-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21
    <正>在临床,经常会有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咨询医生:“服用达比加群酯期间是否需要抽血?”“如果忘记服药,能补服吗?”除了上述问题外,服用达比加群酯后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本文就达比加群酯的服用方法、保存方法等常见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酯。
  • 合理用药科普
    赵月, 李国春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131-1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22
    <正>药品作为现代医学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药品也不例外。在带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系列药品不良反应。因此,深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本文将带您了解预防和应对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期更好地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品不良反应的基本概念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物在按照正常剂量与使用频次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1]。可能表现为身体的不适、功能异常或生化指标的改变等。根据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可分为常见不良反应、罕见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反应。
  • 抗凝药物合理用药专栏
    景智, 丁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23-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4
    为指导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的合理用药,加拿大《2023 BC指南: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以下简称《BC指南》)为年龄≥19岁的成年人在以下适应症使用DOACs提供了建议,包括: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卒中和体循环栓塞;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治疗;合并或不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中预防动脉血管事件。本文对《BC指南》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与2024年我国发布的《直接口服抗凝药合理用药和处方质量评价药学建议》进行对比,以期指导DOACs的合理用药。
  • 抗凝药物合理用药专栏
    李双双, 赵德鹏, 丁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3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5
    甲磺酸萘莫司他(NM)因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在延长滤过器寿命、减少出血风险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相比局部枸橼酸抗凝操作也更加简便。NM用于体外循环抗凝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抗凝性能,特别是在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优势更加明显。本文介绍了NM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在不同出血风险和高凝状态中的应用,并对比了NM、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局部枸橼酸抗凝4种抗凝方式的特点,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 疼痛/麻醉用药
    孙雪林, 黄厚源, 彭旭东, 刘德军, 张亚同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22-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03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慢性疼痛问题日趋突出。慢性非癌性疼痛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非阿片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考虑老年人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敏感性,非阿片类药物优先于阿片类药物。非阿片类局部镇痛药可避免全身ADR,对乙酰氨基酚是轻度疼痛一线药,但因其具有肝毒性,需确定剂量谨慎使用;抗抑郁药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优选去甲替林;抗癫痫发作药中,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较安全;老年人对肌肉松弛药多不耐受。阿片类药物使用需谨慎,对于老年患者要谨慎用药,仅在其他治疗无效且利大于弊时使用,因其可能导致精神状态改变、便秘、平衡能力下降、呼吸抑制等ADR,老年患者剂量应降低并缓慢调整。总之,老年慢性非癌性疼痛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合理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
  • 药物警戒
    张英芬, 赵光纯, 史姚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2): 93-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2.16
    目的:分析碘克沙醇注射液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此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4年2月某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碘克沙醇注射液ADR报告,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方式、ADR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处理与转归等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碘克沙醇注射液ADR 37例,女性ADR发生率(0.30%)高于男性(0.23%);患者年龄11~91岁,其中61~70岁患者ADR最多,共11例;静脉给药1h内发生的急性ADR率(13.51%)高于动脉给药(5.41%);ADR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77.78%);患者均预后良好。结论:应重点关注碘克沙醇注射液的女性患者、静脉给药1h内和皮肤相关的不良反应,对于使用碘克沙醇注射液的所有年龄段患者均需进行必要的临床观察和防护,做好防范应对,提高用药安全性。
  • 药学门诊与服务
    李谷雨, 金祥龙, 吴媛, 李斌, 王玉民, 李春玲, 徐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116-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18
    目的:探讨社区药师针对老年慢病患者开展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方法:以就诊药物治疗管理门诊的1例糖尿病合并多种慢病患者为例,社区的临床药师通过信息的收集、药物的分析评估、与家庭医生合作制定计划、计划执行、跟踪随访5个流程对患者进行一个闭环管理。结果:经过6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情控制平稳,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药物治疗管理,能够解决老年慢病患者的药物相关问题,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与疗效。
  • 麻醉用药
    侯佳, 张梦宇, 丛日楠, 嵇翔, 王中师, 李进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92-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5
    目的: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6个维度对丙泊酚的国产品种进行评价,为临床内镜检查麻醉诱导剂的药物遴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和问卷调研法构建丙泊酚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系统文献综述、Meta分析、真实世界研究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方法,对研究品(国产丙泊酚:迪施乐)与对照品(进口丙泊酚:静安)进行各维度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比较。结果:安全性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性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和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苏醒快、内镜医生操作满意度高(P<0.05)。经济性方面,研究品治疗所需的药品费用低于对照品。创新性方面,研究品具有剂型创新性。适宜性方面,研究品的制备工艺、辅料选择较适宜,但有效期适宜性弱于对照品。可及性方面,研究品具有可获得的政策优势,但市场占有率不及对照品。结论:丙泊酚注射液的国产品种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4个维度具有良好表现,仅在有效期适宜性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弱于对照品,其临床综合价值较高,可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遴选及国家药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合理用药科普
    王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122-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19
    <正>过敏是一种全身性多系统疾病,表现为暴露在环境(过敏原)中的器官或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如呼吸系统的哮喘、鼻炎,皮肤的特应性皮炎、荨麻疹,消化系统的呕吐、腹泻、腹痛等。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过敏患者越来越多。2013年,世界过敏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提出过敏性疾病已成为21世纪“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
  • 药物新发现
    翟崇凯, 杨少哲, 张清伟, 张贺伟, 付秀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4): 1-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4.01
    目的:探索芬苯达唑(FBZ)的抗肿瘤谱,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解析其治疗结肠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并开发具备良好口服性能的FBZ纳米制剂,助力FBZ的临床应用转化。方法:首先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筛选FBZ对7种常见肿瘤类型(结肠癌、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卵巢癌、乳腺癌和胰腺癌)9种细胞系的抗肿瘤活性;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初步解析其作用于结肠癌的关键靶点与信号通路;制备基于胆酸盐载体的FBZ口服纳米药物,以克服其低水溶性限制。结果:FBZ对结肠癌细胞系的抑制效果最显著,随后依次为前列腺癌、肺癌、肝癌、卵巢癌、乳腺癌及胰腺癌。网络药理学发现6个关键靶点,即BRAF、KDR、RAF1、MMP1、MAPK8和MAPK14;KEGG富集主要通过癌症通路、Rap1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通路、MAPK信号通路、Relaxin信号通路和FoxO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FBZ与靶蛋白MAPK14、BRAF及其突变体BRAFV600E和RAF1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FBZ口服纳米药物粒径大小约为300 nm,水溶性达到0.5 mg/ml,提高了约500倍。结论:FBZ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抑制肿瘤进展。开发的口服纳米制剂显著改善其水溶性,为FBZ潜在的临床抗肿瘤用药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的转化研究奠定基础。
  • 药物新发现
    王钰然, 孙雪林, 郑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27-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5
    难治性高血压(RH)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特殊高血压类型,尽管有详细管理办法和较多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压难以控制的情况。2024年3月19日FDA批准aprocitentan用于RH治疗,为该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Aprocitentan是一种口服活性的双重内皮素-1(ET-1)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ET-1与ETA/ETB受体的结合发挥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且其可增强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为RH患者提供更多的心脑血管保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至中度水肿或液体潴留。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试验研究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 本刊特稿
    张海文, 王珺, 孙秀娟, 侯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3):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3.01
    静脉输液是临床药物治疗中一种常用的给药途径,与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用药安全密切相关。为进一步实现静脉输液安全监护全过程的管理,项目组基于常用静脉注射剂输液溶媒配伍禁忌研究,从医生、药师、护理不同专业角度挖掘关注点,设计出常用静脉注射剂输液溶媒配伍禁忌速查工具,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医护人员,从而提升临床输液安全性。
  • 麻醉用药
    周勇, 刘喆, 刘远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08-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7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布托啡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某院接收的12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宫颈癌外科手术,麻醉诱导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托啡诺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地佐辛联合布托啡诺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应激因子[β-内啡肽(β-EP)、神经肽Y(NPY)、P物质(SP)]、免疫功能[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h、8h和12h,两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β-EP、NPY和S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CD3+、CD4+和NK细胞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布托啡诺能减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且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合理用药科普
    郭涛, 马元施, 宋世冬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125-1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20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20年12月9日发布的《2019年全球卫生估计报告》中指出[1]:缺血性心血管病是全球居民第1位死因(占比16%),卒中(脑血管意外)居第2位(占比11%)。目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脑卒中等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死因(占比40%以上)[2]
  • 骨科用药
    闫锋, 田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60-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09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凝血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9月某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120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脉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并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膝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H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3个月后HSS评分均高于治疗1个月后(P<0.05);观察组患者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最大伸直角度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最大屈曲角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P<0.05)。结论:活血通脉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显著改善行TKA的老年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和凝血功能,提升膝关节活动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经方和经验方用药
    许海生, 段艳利, 刘晓敏, 王俊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1): 97-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1.15
    目的:探讨活血柔肝养阴方联合督脉十三针治疗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后下肢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干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督脉十三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活血柔肝养阴方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肢痉挛程度[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平衡功能[伯格氏平衡量表(BB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和次要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BBS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75.7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柔肝养阴方联合督脉十三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下肢痉挛程度,提高肢体平衡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 经方和经验方用药
    郝小佳, 高松, 连彩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2): 7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2.12
    目的:探讨黄连阿胶汤联合阿普唑仑片治疗阴虚火旺型焦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4例阴虚火旺型焦虑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阿胶汤,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递质水平[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γ-氨基丁酸(GABA)、5-羟色胺(5-HT)]、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焦虑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6.92%,P<0.05);两组患者DA、N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5-HT、GAB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SQI和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联合阿普唑仑片可提高阴虚火旺型焦虑性失眠患者整体临床疗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提高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精神疾病用药
    郭俊峰, 朱文佳, 赵指亮, 马衡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7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3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10日~2022年12月22日期间于某院治疗的84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氮平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结构分期[睡眠阶段1(S1)、2(S2)、3(S3)、4(S4)和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阶段时间]、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和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S1+S2 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S3+S4 和 REM 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 NE 和 5-HT 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53,P=0.457)。结论: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延长深度睡眠时间,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老年合理用药
    吕芳, 任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3): 7-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3.02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为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详细阐述了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理机制,包括皮肤生理结构变化、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改变、环境因素以及药物因素等多方面。同时对其临床合理用药进行了全面分析,涵盖化学药物和中药的药物特点、适用情况等内容,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抗肿瘤用药
    郭广成, 段馨, 王楠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4):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4.04
    目的:探讨单用艾立布林以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5月期间于某院接受治疗的83例晚期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药治疗组(n=28)和联合治疗组(n=55)。单药治疗组患者仅接受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单药治疗组基础上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PFS长于单药治疗组(P=0.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立布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TNBC患者较单用艾立布林中位PFS更长,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咳喘用药专栏
    向莉, 皇惠杰, 岳纯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1
    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已成为21世纪儿童健康的重大挑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儿童过敏性哮喘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旨在探讨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如何通过合理用药管理来优化儿童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早期识别哮喘急性发作并进行快速抗炎治疗,结合动态监测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避免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风险至关重要。此外,对于适宜的患者,早期引入标准化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完善慢性气道炎症的全程管理路径。通过个体化的过敏健康教育和上下联动的延续性治疗,可以提升治疗依从性,实现精准治疗和完全控制,改善气道过敏的预后。本文拟为现阶段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 药物新发现
    门静文, 陈炀, 徐斌, 侯慧楠, 盖秩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8-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2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易导致肾功能的不可逆损害,并可能演变为终末期肾病(ESRD)。目前DKD的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然而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故寻找和开发新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天然产物在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肾功能损伤方面展现出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通过调研相关文献,从天然产物成分的化学式出发,根据其特有的生物活性,结合分子药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分析天然产物在抑制DKD炎症中的作用,以期为开发新型DKD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经方和经验方用药合理用药
    丁伟亮, 王玉芹, 谭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18-1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20
    目的:探讨和胃降逆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期间某院肝胆脾胃科的4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个人史、家族史、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胃复春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和胃降逆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中医症候(上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纳差)积分、胃黏膜组织评分、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胃黏膜组织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GⅠ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GⅡ水平均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PGR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两组患者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和胃降逆方可显著减轻CAG伴IM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评分及胃黏膜功能,且临床疗效确切。
  • 药物新发现
    林莉莉, 杨明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3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6
    黑色素瘤是一种进展快、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治疗选择局限且预后效果较差。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兴起,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打开了新的篇章。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4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均显示出应用潜力。本文对帕博利珠单抗的药动学特点、临床研究进展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视角。
  • 合理用药科普
    张蓉芳, 梁譞, 齐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2): 120-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2.22
    <正>什么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是儿童哮喘最有效的一线控制用药,其主要通过吸入装置将药物直接输送到呼吸道,作用于气道局部,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ICS给药方式包括雾化吸入(如布地奈德混悬液、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等)、干粉吸入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等)、加压定量气雾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等)。此“激素”非彼“激素”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有家长因为害怕ICS的不良反应,从而拒绝ICS规范治疗或咳喘症状一旦控制就停药,从而造成孩子哮喘反复发作,不能很好地控制。家长谈“激素”色变,大多是因为对ICS不了解,将ICS等同于口服、静脉的全身使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