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药品的合理使用与评价”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肠外营养药品的合理使用与评价
    李秋甫, 何颖, 陈晓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0): 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0.001
    目的:了解结直肠癌(CRC)术后吻合口瘘(AL)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GPS系统对CRC术后AL的作用及预后研究进展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GPS系统对CRC术后AL的作用及预后通常与总生存期(OS)、肿瘤特异性生存期(CSS)、无复发生存期(RFS)、无病生存期(DFS)、GPS分级等多种因素相关。结论:GPS系统可以作为一种CRC患者营养风险评估的辅助工具,促进营养药品的合理使用。
  • 肠外营养药品的合理使用与评价
    谭思涛, 何颖, 黄小珏, 刘晓霞, 李红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0): 9-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0.002
    目的:系统评价多种油脂肪乳(SMOF)对比中/长链脂肪乳(MCT/LCT在成人住院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给予SMOF的成人试验,对肝功能、炎症标志物和临床结局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2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纳入统计,SMOF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感染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MCT/LCT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成人住院患者,SMOF可能对肝脏有益,有利于缓解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结局。
  • 肠外营养药品的合理使用与评价
    廖晓艳, 刘晓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0): 17-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0.00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肠外营养(PN)支持过程中,识别、预防和管理肠外营养相关性肝损伤(PNALD),以提高在PN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对3例PNALD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干预与药学监护的实践过程,包括制定PN处方、监测肝功能指标、调整PN方案等。结果:临床药师在PNALD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良好作用,调整PN方案后患者肝功能指标(如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较干预前改善。结论:PNALD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临床药师参与营养支持过程,协助医疗团队及时识别PNALD,并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患者康复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体现临床药学独特作用。
  • 肠外营养药品的合理使用与评价
    韦春平, 谭思涛, 王国深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0): 25-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0.00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再喂养综合征风险患者营养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识别3例再喂养综合征风险患者,评估其风险程度,并给予药学干预。结果: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的营养方案,通过补充维生素B1、早期低热卡供给能量及监测电解质水平,3例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避免了再喂养综合征的发生。结论:临床药师需要及时识别再喂养综合征风险人群,协助医疗团队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突显临床药师在营养治疗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其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预后中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