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2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7-31
  

  • 全选
    |
    县域合理用药与综合
  • 中国药师协会, 海南博鳌县域医疗发展研究中心, 荆志成, 王树水, 何建国, 霍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县域肺高血压合理用药物与综合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主要针对我国县域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如何科学诊断和合理治疗肺高血压(PH)的指导性文件。《指南》遵循了我国指南、欧洲指南以及PH相关循证医学的最新证据,总结并概括了PH靶向治疗药物的常用方案,明确了PH的筛查、诊断流程和治疗原则,注重药物应用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县域的适用性,主要包括PH的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及基层用药现状、治疗药物分类、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和相互作用,以及PH综合管理5部分核心内容。《指南》旨在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机构对PH的筛查及诊疗水平,适用于县域医务工作者学习和参考,也可供PH患者阅读。
  • 中国药师协会, 海南博鳌县域医疗发展研究中心, 荆志成, 李欣, 李静, 霍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7-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县域急性肺栓塞合理用药与综合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主要针对我国县域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如何科学诊断和合理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指导性文件,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概括总结适合县域应用的溶栓和抗凝药物选择,规范急性肺栓塞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重点关注县域环境下实用的诊疗方案。《指南》包括急性肺栓塞流行病学特征、基层急性肺栓塞综合管理策略、抗凝及溶栓药物合理使用、药物相互作用、特殊情况下的用药等内容。本指南有助于提升县域医务人员急性肺栓塞诊治能力,也能帮助急性肺栓塞患者更好理解疾病、配合诊疗。
  • 抗肿瘤用药
  • 张银珂, 刘军华, 高立娟, 陈晓亮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36-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7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9例。A组患者给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B组患者给予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治疗,C组患者给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三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骨桥蛋白(OPN)]、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M、IgG、IgA]、miRNA(miR-125b、miR-29a、miR-425-5p)、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FACT-G)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OPN水平和miR-425-5p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且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血清IgG、IgM和IgA水平均降低(P<0.05),但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血清miR-125b、miR-29a相对表达量、FACT-G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客观缓解率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疲劳、高血压、腹泻、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miRNA表达,提高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裴媛, 周贺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43-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致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数据库,收集信迪利单抗致内分泌系统ADR的病例报道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涉及29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72.41%),女性8例(27.59%),年龄以50~69岁患者居多。ADR最早发生在首次用药后1 h,最晚为用药后17个月,以用药后2~8个月发生ADR者较多(79.31%)。ADR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经治疗,28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好转,1例血糖控制不佳。结论:信迪利单抗致内分泌系统ADR常发生在中老年男性患者中,且ADR发生时间跨度较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加强用药监护,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亓燕, 徐启坤, 王峰, 刘志娴, 徐思露, 黄凌莉, 吴楠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50-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在晚期妇科肿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某院2019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既往抗肿瘤治疗进展后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单药或联合治疗的晚期妇科肿瘤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2个治疗周期(21天为1个治疗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ORR)与疾病控制率(DCR),并长期随访至2024年2月29日,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中包括宫颈癌27例,卵巢癌24例,子宫内膜癌5例。56例患者中,2个治疗周期后全组仅1例完全缓解(CR),其中部分缓解(PR)11例、疾病稳定(SD)41例、疾病进展(PD)3例。宫颈癌患者ORR与DCR分别为29.63%和92.59%;卵巢癌患者ORR与DCR分别为16.67%和95.83%;子宫内膜癌患者ORR与DCR分别为0%和100%。56例患者ORR为21.43%,DCR为94.64%。至随访截止,共23例死亡,中位PFS为4.9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多因素分析中,年龄、癌症类型、分期及联合用药对PFS无统计学差异。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与胃肠道反应,以1~2级为主。结论: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可有效控制晚期妇科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较高。
  • 郭宝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56-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铂类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63例晚期非鳞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联合注射用顺铂或注射用卡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4+、CD3+、CD8+、CD4+/CD8+)、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25和CYFRA21-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和CD4+/CD8+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86.67%)高于对照组(63.64%,P<0.05)。两组患者各级胃肠毒性、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1级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高于对照组(Logrankχ2=19.302,P<0.001)。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铂类治疗晚期非鳞NSCLC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良好。
  • 韩振坤, 姚国良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65-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6例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射波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瘤周水肿体积、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瘤周水肿体积均缩小(P<0.05),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缓解率(69.77%)高于对照组(46.51%,P<0.05)。两组均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总体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χ2=5.451,P=0.02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射波刀可有效提高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免疫抑制及瘤周水肿,延长患者生存期,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儿童用药
  • 李群, 王琪, 邵启国, 赵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70-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对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1月某院收治的92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CD4+、CD8+、CD4+/CD8+)、炎症指标[MCP-4、sST2、Toll样受体7(TLR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酶谱[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肺功能[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统计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CD4+、CD4+/CD8+、MMEF、FVC%、FEV1%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MCP-4、sST2、TLR7、TNF-α、LDH、CK-MB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6.09%,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可提高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降低MCP-4、sST2水平,改善心肌酶谱与肺功能。
  • 老年合理用药
  • 张厚云, 段永建, 郭金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76-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和顺铂对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6例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剔除2例,n=46)和观察组(剔除2例,n=46)。对照组患者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注射用顺铂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总生存期(O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ORR和DC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OS和中位PFS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胃肠反应、乏力、贫血、高血压、皮疹、免疫性肺炎和免疫性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培美曲塞、顺铂一线治疗老年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鳞NSCLC患者临床疗效佳,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延缓疾病进展。
  •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 李佳佳, 窦海玲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83-8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序贯疗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9月~2024年12月期间于某院就诊的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性转化(HT)、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损伤因子[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PTT、TT和PT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蛋白、CRP、NSE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HT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加曲班序贯疗法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AIS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缓解神经损伤,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马静, 刘瑞霞, 李春晓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89-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中成药治疗冠心病(CHD)心绞痛的组方思路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辨证论治CHD心绞痛及新药研发提供启发与思路。方法:收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等中医药文献治疗CHD心绞痛的中成药组方信息,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并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对涉及中药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及k-means聚类算法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7种中成药,涉及153味中药,包括丹参、川芎、三七、冰片、人参、红花、赤芍等,功效以活血化瘀、补虚为主;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心经、肝经、脾经居多。最常用的对药为“丹参-川芎”,角药为“川芎-红花-赤芍”“丹参-川芎-赤芍”“丹参-川芎-红花”。关联度最高的核心药味组合为“郁金→丹参”“红花,赤芍→川芎”,其置信度为1。k-means聚类算法分析获得3类核心药味组合。结论:本研究中治疗CHD心绞痛的中成药组方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为主,配伍开窍、清热、理气、化痰等药物。本研究发现的潜在药对和核心药味组合可为临床医生辨证论治CHD心绞痛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及参考。
  • 神经系统用药
  • 武春桃, 张毅, 赵文栋, 张蓉, 赵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96-1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神经损伤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于某院治疗的106例VCIN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损伤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氧化应激因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TNF-α、Lp-PLA2、MMP-9、MDA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BDNF、GSH-Px、SOD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7.3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多奈哌齐可提高VCIND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损伤因子水平,缓解氧化应激,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 杨微, 吕帅国, 陈金花, 宋文凭, 常琳琳, 范燕楠, 李丁, 张文周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02-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比分析舒更葡糖钠和新斯的明对腹部肿瘤手术神经肌肉阻滞的效果,以及在减少肌松残余体征、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期间某院普外科收治的103例患有消化系统肿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更葡糖钠组(脱落3例,n=49)和新斯的明组(脱落2例,n=49)。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麻醉,静脉推注罗库溴铵注射液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当手术结束四个成串刺激(TOF)计数≥2时,舒更葡糖钠组患者给予舒更葡糖钠注射液2.0 mg/kg,新斯的明组患者给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1.0~2.0 mg。以肌松恢复四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0.9为标准评估肌松残余,记录恢复至TOFR≥0.9的时间,并记录术后感染率、术后疼痛评分[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0天内再入院时间等。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基线资料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TOF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舒更葡糖钠组患者恢复至TOFR≥0.9的时间短于新斯的明组(P<0.05)。新斯的明组患者术后感染率(55.1%)高于舒更葡糖钠组(34.7%,P<0.05)。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组别(即舒更葡糖钠组和新斯的明组)可能是影响患者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舒更葡糖钠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异常烦躁,其他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与新斯的明相比,舒更葡糖钠可快速拮抗术后肌松药残留阻滞作用,降低术后感染率,但未显示可改善术后疼痛及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尚需大样本量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
  • 妇产科用药
  • 王爱华, 宋英, 包蕾, 康玮, 严正果, 高佳玉, 李馨, 赵倩, 杨丽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09-1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比分析2种不同缩宫素注射液在足月孕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68例需接受引产辅助的足月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宫缩素注射液(合成)进行引产,观察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注射液(天然)进行引产。比较两组孕产妇用药后引产成功率、用药至临产时间、宫颈Bishop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产后1 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用药后引产成功率(96.43%)高于对照组(85.71%,P<0.05),用药至临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孕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孕产妇宫缩过频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1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然缩宫素注射液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
  • 经方和经验方用药
  • 刘俊麟, 荣光财, 代广雨, 李俊玮, 王福, 刘绍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14-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疾病。“肾治于里”理论,言肾主水,内寓元阴元阳,主藏精于内,其气内治于里,与五脏气机相辅相成,是中医对肾脏正常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本文基于“肾治于里”理论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病机,并分别施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除浊散瘀,消积利尿”“利湿清热,通治水道”之治则,选取腹部相关穴位进行深刺,恢复肾“治于里”的功能,使小便通利,病症自消,以期为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提供思路与方法。
  • 张玲玲, 李飞祥, 丁新菊, 赵玉敏, 刘鹏民, 李辉, 王文彪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19-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针刺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20年7月31日某院收治的97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进行针刺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日间嗜睡程度、情绪状态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评分与总分、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基于子午流注理论的针刺与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提高失眠症患者临床疗效和睡眠质量,降低白天嗜睡程度,改善情绪状态,且不发生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药学门诊与服务
  • 李伟俊, 戚建航, 滕天立, 阳平, 柳琳, 饶跃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24-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某院临床药师主导的多学科重点监控药品工作小组对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成效,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学科重点监控药品工作小组进行处方点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某院2023年第3季度(干预前)和2024年第2季度(干预后)住院患者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数据,分析干预前后重点监控药品的品规数、销售金额占比、使用强度、处方合理率。结果:干预后,该院重点监控药品品规数从37个降至33个,销售金额占比从11.99%降至9.68%,使用强度从238.57 DDDs/(100人·天)降至226.99 DDDs/(100人·天),处方合理率从88.9%升至95.6%。结论:该院多学科重点监控药品工作小组对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降低了其销售金额占比和使用强度,提升了处方合理率,可有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薛昀, 王奎鹏, 王璐, 赵熙婷, 荣春蕾, 周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29-1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某院2019~2023年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其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19~2023年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数据,对品种数、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3年,该院口服中成药品种数基本持平,销售金额整体呈上升趋势。口服中成药品种中的国家基本药物品种数和销售金额呈现上升态势。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前10位的口服中成药类别基本稳定,理血剂的销售金额及DDDs占比稳居第一。DDDs排名前10位的口服中成药单品种基本保持稳定,其中解郁丸的DDC稳居前列。结论:该院2019~2023年口服中成药的品种基本满足临床需求,临床使用较为合理,但个别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部分口服中成药的DDC较高,有必要对临床使用环节进一步加强监管。
  • 合理用药科普
  • 葛友婷, 唐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38-1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吴女士和李女士在同一单位上班,近期单位体检报告出来了,两人都是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升高,于是相约一起去附近医院检查。接诊医生看过2人的体检报告后为吴女士开具了调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却告知李女士指标正常,无需服用调脂药。两人就很不解,为什么同样是TC升高,吴女士需要服用他汀类调脂药,而李女士不用,殊不知血脂管理也大有学问。首先,我们要知道血脂指标包括哪些危险分层,对于不同分层的人群有不同的血脂管理目标。其次,调脂药物需要长期服用,要了解用药注意事项,学会识别药品不良反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在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正确解读血脂指标,不同人群血脂管理目标值以及常用的调脂药物。
  • 王丽, 张艳, 张宝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41-14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与高血压(hypertension,HT)的并存已成为临床中日益普遍的现象,尤其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这2种疾病几乎相伴相生[1],使得药物治疗变得复杂,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对临床治疗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用于控制高血压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及利尿剂,可能对前列腺增生患者产生额外的生理负担。
  • 任金妹, 王晶, 沈毅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7): 145-1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1什么是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引起的高度传染性急性呼吸道疾病。其典型症状是长时间的剧烈咳嗽,尤其是痉挛性咳嗽,并伴随独特的“鸡鸣样”吸气吼声,且病程较长,严重者可引发肺炎、脑病等并发症,对婴幼儿危害巨大[1]。20世纪中期,全细胞疫苗(Whole-cell Pertussis vaccine, wP)的普及使百日咳发病率骤降,一度被视为可被根除的疾病。然而,近20年来,部分高疫苗接种率的国家却出现病例“复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