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2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5-06-30
  

  • 全选
    |
    抗肿瘤用药
  • 曹铭晨, 汪川, 荆凡波, 徐龙, 于红霞, 邵延琳, 邢晓敏, 杨智威, 于振英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62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剑突下与肚脐之间阵发性隐痛,近2周阵发性加重就诊于某院,临床诊断为胰腺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方案采用经皮肿瘤内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先后联合吉西他滨+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多西他赛化疗方案,期间联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3个月后因病情进展接受盐酸厄洛替尼+吉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用药第5天出现舌背疼痛不适,继而进食时无法察觉到甜味和咸味。临床医师检查患者舌背黏膜完整,未见红斑、水肿、糜烂等,区别于常见口腔炎及口腔溃疡,属于累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本例患者盐酸厄洛替尼片用法用量符合药品说明书要求,停药后经局部用药治疗约3天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逐渐缓解直至消失,提示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存在时间先后关系;患者再次用药3天后该不良反应再次发生,符合盐酸厄洛替尼片口服药动学特点,提示可能与药物血浆浓度有关。临床药师对本例药物不良反应关系评价结果为“肯定”,且诺氏评估量表的得分为7分“很可能有关”,考虑患者舌背疼痛伴味觉异常与盐酸厄洛替尼片有关。希望可以通过本病例引起临床重视此类不良反应并早期干预,为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吴一凡, 程诗佳, 苗真, 刘阳, 马洪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RRMM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达雷妥尤单抗剂量8 mg/kg)和高剂量组(达雷妥尤单抗剂量16 mg/kg),每组60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β2微球蛋白、M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A、M(Ig G、Ig A、Ig M)及补体C3、C4均降低,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调节性T细胞(Treg)均下降,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CD3+、CD4+和CD4+/CD8+水平均升高,且高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及严格完全缓解(s CR)+完全缓解(C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sCR+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8 mg/kg剂量相比,16 mg/kg剂量的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提升深度缓解率(sCR+CR+VGPR),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李浩淼, 巴玉峰, 吕宏伟, 朱建平, 于永魁, 邢文群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3年12月某院收治的高龄食管癌患者1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化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每组98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相关因子、免疫指标、VEGF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缩减率、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1年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联合方案和肿瘤全切除率是影响患者PD-1、CD4+、CD4+/CD8+水平变化的相关因素(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采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能有效抑制肿瘤相关因子水平,促进肿瘤病灶缩减和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同时能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有助于降低局部复发率。
  • 儿童用药
  • 朱会芳, 王晓利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克拉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通气及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4月~2024年4月MPP患儿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克拉霉素)和观察组(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克拉霉素),每组57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VC]、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4(IL-4)、IL-6、IL-10]、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NF-α、IL-4、IL-6、IL-10、INF-γ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VC、MVV、MMEF、FEV1/FVC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及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0.70%,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克拉霉素可有效减轻MPP患儿症状,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岳文静, 颜晓磊, 张弦, 孙灿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2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肠胃康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消化不良性腹泻(ID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I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肠胃康颗粒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胃动力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3+和CD4+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半排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胃窦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346,P=1.000)。肠胃康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对ID患儿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和胃肠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 张培勇, 郭永龙, 王晓敏, 李红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29-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采用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应用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冠状动脉解剖复杂程度评分(SYNTAX评分)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某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联合依洛尤单抗方案,观察组给予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20 mg/d)联合依洛尤单抗方案,对入组患者随访10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SYNTAX评分及冠脉微血管血流帧数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做功效率、整体有用功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55%)低于对照组(22.6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LDL-C、NLR水平是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强化剂量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方案可以更有效地改善AMI患者PCI术后脂代谢、炎症、冠脉循环及左室重构,降低术后不良事件风险。
  • 刘凯, 赵夏平, 葛亮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3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微小核糖核酸(miRNA)、神经损伤因子、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4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8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改善侧支循环、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神经、调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行神经介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miRNA(miR-19b-3p、miR-25)、神经损伤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miR-19b-3p、Lp-PLA2和TSP-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miR-25和PPAR-γ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MMSE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可提高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清miRNA及神经损伤因子水平,提高认知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赵文栋, 张清峡, 柴晓燕, 赵远, 张毅, 刘艳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42-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认知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6月期间入住某院的94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罗布考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脑血管储备(CVR)]、神经损伤因子[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后血管再狭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MCAPI、sLOX-1、ESM-1和VASH-1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DL-C、MCA血流速度和CVR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MoCA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0.2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管再狭窄情况。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ACI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和认知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神经损伤因子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刘海超, 宋飞, 周天任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50-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芍药地黄汤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10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7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芍药地黄汤联合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平均流速(MV)、阻力指数(RI)]、神经因子[神经营养因子(NTF)、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V、MV、NTF和NGF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RI和NSE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07%,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芍药地黄汤联合尤瑞克林治疗可提高AIS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调节神经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抗感染用药
  • 王平, 李斌, 郑红, 胡庆霞, 袁琴, 张旭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55-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髋关节、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比较合理用药方案与不合理用药方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探索药事管理新方法,不断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某院2020年1月~2023年4月行关节置换术的303份病例资料,剔除术前存在其他部位感染和术后并发除切口/假体感染的其他部位感染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共入选病例278例;统计患者基本信息、手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入选病例利用合理用药系统(PASS)进行点评,了解该院骨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根据点评结果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合理用药方案和不合理用药方案对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药品费用的影响。结果:髋关节、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是超抗菌谱选药、联合用药、预防用药疗程过长;合理用药方案和不合理用药方案切口愈合均为甲级愈合,但合理用药方案组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药品费用方面低于不合理用药方案组。结论:髋关节、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按照国家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规定,选择适宜品种,严格把控术后预防用药疗程。
  • 孙冰, 杨亚勤, 黄健, 王永亮, 张会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60-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大剂量异烟肼四联抗结核方案对初治活动性肺结核(NTAPT)患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结核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3月于某院治疗的NTAPT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8例。对照组行常规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行大剂量异烟肼四联抗结核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血清总抗氧化态(TAS)、总氧化态(TOS)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数(OSI)等氧化应激指标;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结核相关蛋白指标水平,以及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0、TNF-α、TOS、OSI、IP-10、MIP-1α、MCP-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TAS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2%)高于对照组(81.4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异烟肼四联方案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下调结核相关蛋白表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妇产科用药
  • 刘彩, 高伟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66-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拉贝洛尔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E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相关蛋白、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2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76例EOS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8例。对照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行拉贝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表面活性蛋白A(SPA)等相关蛋白,血清miR-34a、miR-142-3p等miRNA,以及临床疗效、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PAPP-A、SPA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ET-1、vWF、miR-34a、miR-142-3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孕周、顺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大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拉贝洛尔治疗EOSPE可有效减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改善血清相关蛋白、miRNA水平及妊娠结局,且疗效良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精神科用药
  • 王琴琴, 梁锋, 雷向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72-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鲁拉西酮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4年3月期间于某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脱落1例,n=52)和联合组(脱落1例,n=52)。单药组患者口服舒必利片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鲁拉西酮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PSP)评分、血液学指标[白介素-17(IL-17)、5-羟吲哚乙酸(5-HIA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氨基丁酸(GAB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和IL-17、TNF-α、TGF-β1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单药组(P<0.05);MoCA评分、PSP评分和5-HIAA、BDNF、NGF、GABA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38%)高于单药组(75.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鲁拉西酮联合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认知功能,调节神经递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孙秋云, 寇建华, 邱玲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78-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CYP2C19*17基因多态性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6月间在某院住院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17基因多态性,并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C、CT和TT 3组。3组患者均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连续用药4周。分析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评分及治疗后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情况,以HAMD-24减分率≥50%定义为治疗有效,记录3组治疗有效率。结果:CC、CT和TT组分别有140例(76.92%)、36例(19.78%)和6例(3.30%)患者,各基因类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治疗后,3组HAMD-24、HAMA-14评分均降低(P均<0.001);CYP2C19*17不同基因类型与治疗时间有交互作用(P均<0.05);CC、CT组和TT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00%、36.11%和16.67%,且CC组高于CT组和TT组;TE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4.345,P=0.114)。结论:CYP2C19*17基因多态性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的疗效有影响,其中CC组患者疗效优于CT组和TT组。
  • 尚旭立, 张婷婷, 李自强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84-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BPD)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2例BPD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因主动要求退出剔除1例、擅自减少药量剔除1例,n=49)和观察组(因擅自停药剔除1例、失访剔除1例,n=49)。对照组患者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氢溴酸西酞普兰片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蒙哥马利-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神经递质[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躁狂症状评分[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用药过程中转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和MADR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5-HT和DA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MRS评分和BRM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7.35%,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转躁。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209,P=0.647)。结论: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治疗BPD抑郁发作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神经递质水平,且不增加转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外科用药
  • 司常云, 梁海军, 王新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90-9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比较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对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期间某院收治的84例伴有EGV的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组和C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P组患者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C组患者口服卡维地洛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肝脏及脾脏剪切波速度、硬度值、肝静脉指标[肝静脉楔压(WHVP)、肝静脉游离压(FHVP)、平均动脉压(MAP)]、血液学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12个月内破裂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HVP和MAP均降低(P<0.05),且C组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肝脏及脾脏剪切波速度、硬度值、INR、AST和ALT水平均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PLT均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FHVP、Hb、Scr和BUN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8周、12周、24周、48周时破裂出血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普萘洛尔治疗伴有EGV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效果相近,但卡维地洛改善患者WHVP和MAP的效果优于普萘洛尔。
  • 眼科用药
  • 杨鸿飞, 季悦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97-10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他氟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单药控制不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4例单药控制不佳的PO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情绪过度波动、作息规律和饮食调节。对照组患者给予他氟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患者24 h眼压指标(平均眼压、峰值眼压、谷值眼压、眼压波动值变化)、杯盘比(C/D)、视野平均缺损(M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眼部血流动力学参数[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眼压、峰值眼压、谷值眼压和眼压波动值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视野MD和RNFL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眼动脉EDV和PSV均加快(P<0.05),RI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3.81%,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他氟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单药控制不佳的POAG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及控制眼压波动幅度,改善眼部血流动力学障碍,延缓病情进展。
  • 经方和经验方用药
  • 刘琦亚, 顾玉芝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04-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降糖保肾方治疗早期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胰岛素抵抗、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某院收治的80例早期气阴两虚兼血瘀型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降糖保肾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水平、肾功能指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UACR、HbA1c、BUN、SCr、FINS、HOMA-IR、PCT、CRP和IL-6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eGFR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结论:降糖保肾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气阴两虚兼血瘀型DN患者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血糖及肾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
  • 李生玉, 吕花成, 曹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11-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补肾化瘀汤辅助带锁髓内钉(IIN)治疗股骨干骨折(FSF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术后肢体肿胀、骨折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86例F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辅助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IIN治疗,辅助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拄拐非负重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肢体肿胀程度、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临床疗效、骨折稳定性指标[固定物断裂、骨折不愈合、膝关节活动功能差]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辅助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拄拐非负重行走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辅助组患者治疗7天后患肢肢体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辅助组低于对照组(P<0.05)。辅助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9.07%,P<0.05)。治疗后6个月,辅助组患者骨折稳定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化瘀汤辅助IIN治疗FSF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缓解术后炎症反应,减轻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提高骨折稳定性。
  • 周建功, 张军伟, 康治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17-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加味六君子汤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且在术后接受化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健康状态[卡诺夫斯凯计分(KPS)评分]、癌因性疲乏程度[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EA、CD8+和PF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和KPS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NF-α、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患者2级及以上骨髓抑制、神经毒害、肝损害、皮肤损害、腹泻、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基础上联合加味六君子汤治疗效果较佳,可有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健康状态,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药学门诊与服务
  • 安宁, 刘维, 杜雅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24-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暴露环节及因素,为加强暴露防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PIVAS 2023年9月~2024年8月抗肿瘤药物接收、储存、拆零、配置操作、溢出处理、医疗废物处理和个人防护装备的相关记录和数据,分析抗肿瘤药物发生暴露的环节及防护措施。结果:暴露风险环节主要为抗肿瘤药物接收时药品管理员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拆零造成药品损失、配置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配置错误。结论:PIVAS抗肿瘤药物暴露发生因素较多,建议组织PIVAS员工进行职业暴露风险防范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暴露防护意识,降低工作人员在全流程中的暴露风险。
  • 冯雪梅, 杨淼, 王翔岩, 张建民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29-1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深入分析北京某家三甲专科儿童医院药品破损的情况,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和选取该院2023年1~12月的药品破损记录,统计破损药品分类、金额、破损原因等信息。结果:2023年该院破损药品共计1675盒,破损药品金额为101 240.03元。以儿科类、内科类及呼吸系统用药为主,占比分别为37.23%、8.67%、7.16%。破损药品的剂型主要为口服液、颗粒剂及注射液,占比为58.51%、12.06%、4.18%。人为因素是导致药品破损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60.11%。其次为机械破损,占比23.90%。环境因素、因退药产生的破损以及药品质量问题分别占6.30%、7.45%和2.24%。每月破损药品的数量与当月处方数总体呈正相关。结论:可通过建立制度、加强培训、调整易破损药品摆放位置等措施,降低药品破损率,减少医院资金损失,提升药品管理效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刘娉, 刘凡凡, 张月丽, 张颖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6): 135-1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6.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驻科药师工作模式在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实践效果,为优化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构建标准化驻科药师工作体系,包括: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开展入院患儿病情综合评估及制定个体化监护计划;参与临床查房及药学查房;实施全流程药学监护(含医嘱动态审核、治疗方案优化、用药风险预警);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结果:通过驻科药师参与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与管理,2024年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药占比、平均每人抗菌药物品种数、平均每人抗菌药物费用同比2023年均下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上报例数增加。结论:驻科药师工作模式可有效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保障儿童用药安全,为构建儿童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体系提供创新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