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第2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2-28
  

  • 全选
    |
    标准与讨论
  •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提高流行性感冒规范化、同质化诊疗水平,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多学科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我国既往诊疗经验,对原有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进行修订,形成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5年版)》。此版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发病机制、病理以及临床表现;增加了临床轻型和中型分型,完善了重型和危重型标准;细化了抗病毒治疗原则以及重症病例呼吸、循环等支持治疗措施;对中医辨证治疗进行了优化调整。
  • 药物新发现
  • 门静文, 陈炀, 徐斌, 侯慧楠, 盖秩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8-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肾病(DKD)作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若缺乏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易导致肾功能的不可逆损害,并可能演变为终末期肾病(ESRD)。目前DKD的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然而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故寻找和开发新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天然产物在抑制炎症反应和降低肾功能损伤方面展现出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通过调研相关文献,从天然产物成分的化学式出发,根据其特有的生物活性,结合分子药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分析天然产物在抑制DKD炎症中的作用,以期为开发新型DKD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 万韬, 王洪, 李冶, 张雨萌, 姚宏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7-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地那非是一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自1998年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以来,已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西地那非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展,被发现可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并通过舒张肺血管平滑肌、降低肺血管阻力来发挥作用。此外,研究还表明西地那非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关,能够改善大脑功能并减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西地那非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本文就西地那非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抗凝药物合理用药专栏
  • 景智, 丁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23-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指导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的合理用药,加拿大《2023 BC指南:直接口服抗凝药物》(以下简称《BC指南》)为年龄≥19岁的成年人在以下适应症使用DOACs提供了建议,包括: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卒中和体循环栓塞;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治疗;合并或不合并外周动脉疾病(PAD)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中预防动脉血管事件。本文对《BC指南》的内容进行解读,并与2024年我国发布的《直接口服抗凝药合理用药和处方质量评价药学建议》进行对比,以期指导DOACs的合理用药。
  • 李双双, 赵德鹏, 丁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3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磺酸萘莫司他(NM)因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在延长滤过器寿命、减少出血风险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相比局部枸橼酸抗凝操作也更加简便。NM用于体外循环抗凝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抗凝性能,特别是在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中优势更加明显。本文介绍了NM的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在不同出血风险和高凝状态中的应用,并对比了NM、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局部枸橼酸抗凝4种抗凝方式的特点,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 樊欣, 孔珊珊, 丁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3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调查抗凝门诊药师的患者教育对于接受华法林治疗患者的华法林认知程度、服药依从性和药师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针对2023年1月~2024年7月期间曾就诊抗凝门诊接受过药师华法林用药指导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采用电子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患者的问卷调研信息和临床信息。结果: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回收率69.42%)。72.62%的患者基本了解华法林相关知识,17.86%的患者非常熟悉华法林相关知识,其余患者表示还不太了解华法林的相关知识。患者的整体依从性评分为(6.53±1.38)分,其中25.00%(21例)的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高,47.62%(40例)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等,27.38%(23例)的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低。华法林治疗依从性与监测INR是否便利、调整华法林剂量的医生、华法林知识掌握程度相关(P<0.05)。患者对抗凝门诊整体满意度和药师服务满意度较高,且相较于不太熟悉华法林知识的患者,非常熟悉华法林知识的患者向周围人推荐抗凝门诊的可能性更高(P<0.05)。结论:药师应发挥专业特长,为患者定制个体化的用药教育、加强随访,从而提高患者对华法林的认知度、减轻患者对华法林不良反应的焦虑,提高服药依从性,进一步提升抗凝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赵德鹏, 李双双, 丁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42-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Post-Heart Valve Replacement:Importance of Safe Warfarin Use
  • 李璐, 杜悦, 董淑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46-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医生一定会反复强调—“必须终身服用抗凝药”。这句话听着简单,却隐藏着关乎生命的重要信息。那么,机械瓣置换术后为什么要终身抗凝?如果不吃药会怎样?术后用药、饮食和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本文将层层揭开机械瓣膜与抗凝治疗的神秘面纱,讲述其背后的医学知识。无论是刚完成手术、正处于康复阶段的患者,还是已经与机械瓣膜相伴许久的患者,掌握这些知识,都有助于筑牢心脏健康防线,拥抱活力满满的生活。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为什么必须终身抗凝心脏,在我们体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好比一个房子,房子里有4个房间,4扇大门,瓣膜则是进出这4个房间的大门,即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就像单向阀门一样,用以保证血液的单向流动。当大门出现狭窄或者关闭不全并引起症状时,就称为心脏瓣膜病。
  •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 康超颖, 李朵璐, 李卓伦, 孔凯, 刘楠, 杨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48-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HTA)方法对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临床用药决策提供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24年2月1日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Web of Science。通过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整合,对精制冠心制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临床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17篇,临床对照研究3篇。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体安全有效,但总体研究质量偏低,经济学评价欠缺。精制冠心片和冠心Ⅱ号方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证据较充分。精制冠心口服液缺乏高质量研究证据。结论:精制冠心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价值,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不同制剂间存在明显差别,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及经济学评价。
  • 郭云双, 张培勇, 乔元, 侯云涛, 袁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56-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复方羚角降压片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管弹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2023年6月1日期间于某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0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生活及饮食方式,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Ⅱ)、替米沙坦片、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羚角降压片,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值、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fPWV和baPWV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ys-C和hs-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8.43%,P=0.02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18)。结论:复方羚角降压片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弹性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疼痛/麻醉用药
  • 舒娟, 韩菲菲, 李勇, 肖霄, 彭志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62-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某院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复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环泊酚注射液复合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1min(T1)、气管插管时(T2)、硬脑膜剪开时(T3)、手术结束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T0、手术结束时、术后1天时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后3个月时苏醒率及苏醒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T2时心率均高于T0、T1(P<0.05);T3时对照组患者心率低于T0、T1、T2(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T2时平均动脉压高于T1、T0(P<0.05),T3时平均动脉压低于T2(P<0.05);观察组患者T3时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术后1天时NSE、hs-CRP、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稳定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氧化应激、炎症损伤,且有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 张怡, 李娅茹, 李芳坤, 李一, 朱建坡,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68-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监护麻醉下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用于乳腺旋切术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取2023年12月1日~2024年2月28日期间于某院择期行乳腺旋切术的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麻醉开始时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20μg/kg,3 min后注射环泊酚注射液,待脑电双频指数(BIS)≤50或改良警觉/镇静评分(MOAA/S)≤1分后开始手术。按照改良Dixon序贯法进行试验,首例患者环泊酚注射液的剂量设定为0.4 mg/kg。若患者在切皮时或3 min内MOAA/S评分≥4分或出现皱眉、体动等影响手术操作的反应,判定为阳性反应,则下一例患者剂量增加0.04 mg/kg,否则降低0.04 mg/kg,出现7个阳性反应和阴性反应交叉点时终止试验。结果: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用于乳腺旋切术的ED50为0.452 mg/kg(95%CI 0.421~0.486 mg/kg),ED95为0.520 mg/kg(95%CI0.486~0.714 mg/kg)。结论:在监护麻醉下,复合布托啡诺时环泊酚用于乳腺旋切术的ED50为0.452 mg/kg(95%CI 0.421~0.486 mg/kg)。
  • 精神疾病用药
  • 郭俊峰, 朱文佳, 赵指亮, 马衡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7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对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抑郁症状、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10日~2022年12月22日期间于某院治疗的84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氮平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睡眠结构分期[睡眠阶段1(S1)、2(S2)、3(S3)、4(S4)和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阶段时间]、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17评分和PSQ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S1+S2 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S3+S4 和 REM 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 NE 和 5-HT 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553,P=0.457)。结论:米氮平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伴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延长深度睡眠时间,调节血清神经递质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儿童用药
  • 冯晓靖, 岳瑾, 王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79-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人干扰素α2b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7月3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RSV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退热、止咳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白介素-18(IL-18)、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血清IL-18、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CD3+、CD4+和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人干扰素α2b治疗RSV感染性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口腔科用药
  • 张婧, 赵文莉, 任春富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8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牙根管生长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观察组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CGF。治疗后1、3、6个月和12个月复查,评估患牙临床疗效、根管壁厚度、根长、根尖孔直径、牙髓活力等指标,并记录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患牙根管壁厚度和根长均明显增加,根尖孔直径均明显减小(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牙髓活力阳性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P<0.05);根管内新生组织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术联合CGF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牙髓血运重建术,可有效促进患牙根管生长,改善牙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骨科用药
  • 李启义, 常守业, 张江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92-9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桃仁膝康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1日~2024年3月31日期间某院收治的9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桃仁膝康丸,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均提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6、TNF-α和IL-17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桃仁膝康丸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KOA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经方和经验方用药合理用药
  • 焦秀清, 代升平, 孟焱, 段红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99-1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1月1日~2024年3月31日期间于我院和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75例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脱落2例,n=36)和观察组(脱落2例,n=35)。对照组患者给予右佐匹克隆片联合盐酸曲唑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失眠严重指数(ISI)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4周时,两组患者PSQI和ISI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4周时PSQI和I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时HAMD和HAMA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时HAMD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3%)高于对照组(77.7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2.129,P=0.145>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失眠程度、睡眠质量、抑郁焦虑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杜一鹏, 赵玉鑫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05-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筋膜内热针联合薏仁蠲痹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3日~2023年6月19日期间某院收治的123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1例。A组患者给予筋膜内热针治疗,B组患者给予薏仁蠲痹汤治疗,C组患者给予筋膜内热针联合薏仁蠲痹汤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三组患者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活动度、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前列腺素E2(PGE2)、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JOA评分均升高,且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腰椎前屈、伸展、侧屈、旋转的范围均升高,且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CD62P、PGE2水平均降低,且C组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热针联合薏仁蠲痹汤治疗LDH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腰椎功能、腰椎活动度,缓解患者疼痛,调节CD62P、PGE2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钱玉红, 刘凌齐, 李延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11-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对肺脾气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2024年3月31日期间于某院收治的80例肺脾气虚型中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注射用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标志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JAK2 mRNA、STAT3 mRNA)、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2、IL-12、TNF-α、GSTP1、CA125、CEA、CYFRA21-1、JAK2 mRNA、STAT3 mRNA以及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62.50%)高于对照组(40.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可提高肺脾气虚型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因子,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减轻免疫抑制。
  • 丁伟亮, 王玉芹, 谭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18-1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和胃降逆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期间某院肝胆脾胃科的4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个人史、家族史、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胃复春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和胃降逆方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中医症候(上腹痛、腹胀、嗳气、反酸、纳差)积分、胃黏膜组织评分、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胃黏膜组织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GⅠ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PGⅡ水平均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PGR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两组患者明显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和胃降逆方可显著减轻CAG伴IM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病理评分及胃黏膜功能,且临床疗效确切。
  • 药学门诊与服务
  • 张雅, 杨莉蓉, 孙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23-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基于药物治疗管理(MTM)服务模式的咳喘药学门诊,评价应用该管理模式下的咳喘药学门诊服务对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某院接受咳喘药学门诊服务的哮喘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在接受基于MTM咳喘药学服务模式前、干预后(干预3个月和6个月),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吸入装置使用得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健康效用值及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该院形成了基于MTM的咳喘药学门诊服务模式。经3个月干预后患者ACT评分由干预前16.93分上升至20.05分;吸入装置使用得分率由38.82%上升至82.18%;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8.00%下降至13.00%;健康效用值由0.54上升至0.55;依从性评分由(5.46±1.18)分上升至(6.79±0.76)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由(36.94±8.49)分上升至(48.62±5.83)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至6个月,ACT评分、吸入装置使用得分率、依从性及满意度评分均较干预3个月升高(P<0.05)。结论:基于MTM模式的咳喘药学门诊服务可以提高哮喘患者使用吸入装置的正确率,提高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药物治疗效果最大化,促进哮喘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 宋燕娜, 陶兴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31-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新生儿军团菌肺炎实施药学服务的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军团菌肺炎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新生儿军团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案例,协助临床医生制订和完善治疗方案,并对患儿进行个体化用药监护和用药宣教,从而保障药效及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知识,查阅文献,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治疗后患儿顺利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军团菌肺炎抗感染治疗方案,对药品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药学监护,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合理用药科普
  • 李强, 崔燕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36-1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过敏性结膜炎作为眼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致敏原刺激结膜产生的超敏反应引起的一类疾病,影响全球总人口的1/5[1]。遗传因素、空气污染、宠物和儿童时期的暴露等多因素导致其发病率逐年增长[2]。同样,儿童过敏性结膜炎也是小儿眼科的常见病,轻则给患儿带来眼部刺激、不适症状,重则可以导致视力损伤。因此,及时、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改善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面对儿童过敏性结膜炎,需要做到多“言”,让更多家长了解疾病本质,减少患儿接触过敏原,并掌握正确的管理与治疗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达到少“炎”的目标。
  • 王立香, 刘玲, 周鹏翔, 刘文燕, 周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39-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最常见的营养性疾病之一。2024年《中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显示,我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0.5~6岁儿童贫血率、铁缺乏率和缺铁性贫血率分别是10.4%、28.3%和3.9%。与2004年文献数据(儿童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率分别高达40.3%和7.8%[2])相比,儿童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情况已明显改善,已逐步接近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到2030年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3]。然而,贫血率、铁缺乏率和缺铁性贫血率的年龄和地区差异明显,婴幼儿和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儿童发病率仍较高,现状不容乐观[1]。有文献报道[4-5],早期的铁缺乏和发展成缺铁性贫血阶段都对儿童的认知功能、运动发育有显著影响,还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语言发育、体格发育及学龄期的学习表现等。鉴于此,本文系统总结了儿童缺铁性贫血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与铁剂补充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儿童合理补铁提供参考。
  • 张进唯, 汤亚南, 周鹏翔,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5, 22(2): 142-1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5.2.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1儿童及青少年抑郁障碍儿童及青少年抑郁障碍是指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时期,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精神障碍,部分患儿可产生显著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现象,病情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甚至存在自伤、自杀等危险行为的可能性。目前,抑郁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可能涵盖心理、生物和社会等多个维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