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元晔, 肖伟强, 常彦敏, 孙明月, 王小昆, 许青霞
目的:分析河南某肿瘤医院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5.6软件,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该院临床分离的所有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共收集非重复菌株147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63株(66.8%),革兰阳性菌4906株(33.2%)。标本以呼吸道(4295株,29.1%)、无菌体液(4093株,27.7%)和血液(2576株,17.4%)为主,科室分布以血液科(3134株,21.2%)、胃肠外科(1737株,11.8%)、肝胆外科(1703株,11.5%)、骨科(956株,6.5%)和重症医学病房(ICU,808株,5.5%)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3年的检出率依次为35.5%(175/493)、36.4%(176/483)、41.2%(206/500)和78.8%(246/312)、65.6%(231/352)、61.7%(227/368)。屎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3年的耐药率均低于5.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3年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鲍曼不动杆菌。ICU和血液科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较高。结论:该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肿瘤患者临床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重耐药菌除MRSA和CRPA有所上升外,其他均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医院感染防控,重视细菌耐药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