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5-31
  

  • 全选
    |
    基层用药经验
  • 樊欣, 丁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可通过多种机制引发血栓并发症,其中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导致COVID-19住院患者死亡或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COVID-19患者的静脉血栓预防需权衡VTE及出血风险。COVID-19患者可能会有凝血功能异常情况,而脏器微血栓、抗凝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加重病情。此外,抗凝不充分也会增加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尽早启动风险评估、选择适宜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 孙世辉, 彭兆龙, 吴广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5-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联合支架介入取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94例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架介入取栓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阻塞血管再通情况、血管生长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神经损伤因子[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谷氨酸、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脑血管储备功能指标[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PI)、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储备功能(CVRC)]、生活质量[巴塞尔指数(BI)]、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存质量[改良Rankin量表(mR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阻塞血管再通率(91.49%)高于对照组(72.34%,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100β、谷氨酸、PDGF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VRC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MCA-PI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mR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溶栓联合支架介入取栓治疗可有效提高IS患者阻塞血管再通率,降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神经损伤因子水平,增强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提高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标准与讨论
  • 李广武, 戴海斌, 叶晓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1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其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口服降糖药等。本节是糖尿病治疗药物用药指导系列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10种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居家保存条件、忘记用药或者用药过量时如何处理及联合用药等内容。格列本脲(2.5mg和1.75mg)本药用于治疗哪些疾病用于治疗仅靠饮食控制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本药如何服用,何时服用最合适片剂:口服。起始剂量为一次2.5mg,于早餐前服用;轻症患者一次1.25mg,每日3次,于三餐前服用。每7日将日剂量增加2.5mg。通常剂量为
  • 韦可心, 薛向南, 孟璐, 马依林, 张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19-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制定骨科中成药处方点评标准在促进该类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基于骨科相关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结合临床处方制定骨科中成药处方点评标准,对参与点评的临床药师进行一系列相关知识培训。选取标准推行前后的3个月(即2022年10~12月和2023年5~7月)内骨科中成药处方各3000张,参照标准进行系统点评分析。结果:2022年10~12月骨科中成药处方合理率为96.13%;在2023年5~7月的复查中,该类处方合理率提高至98.10%,不合理处方数量明显下降。结论:制定处方点评标准有效促进了骨科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可大幅度提高医生用药准确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抗肿瘤用药
  • 刘耀兴, 陈利霞, 段春霞, 陈晓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25-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类型。本文报道了1例ICC术后合并脾脏转移维持化疗的63岁男性患者,该患者联合应用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并在化疗周期内出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的情况。给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增加,血小板计数进一步减少;对症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血小板计数增加。对于晚期ICC患者,临床医生可根据专家指南与共识给予患者合适的对症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 康议心, 张殿宝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5月某院收治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PD-1抑制剂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异常糖链糖蛋白(TAP)]水平;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能力[卡诺夫斯凯计分(KPS)];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评估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9.05%和95.23%,高于对照组的47.62%和76.19%,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患者的血清CEA和TAP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EA和T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的骨髓抑制率(30.95%)低于对照组(80.95%,P<0.05),且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也低于对照组(92.86%,P<0.05)。结论:与PD-1抑制剂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相比,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PD-1抑制剂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较佳,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更明显,安全性更高,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 王勤, 李会琴, 王莹杰, 李佳音, 张柳艳, 姚丽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36-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4日~2023年10月30日期间于某院使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102例肿瘤患者,统计其基本资料、用药信息、联合用药情况、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发生情况、处理措施与转归等。结果:患者年龄32~86岁;男性66例,女性36例;男女比例为11∶6;60例(58.82%)合并基础疾病,52例(50.98%)联合使用抗血管生成药物(如仑伐替尼、安罗替尼、阿帕替尼)。共49例患者发生ir AEs,其中以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CCEP)最为常见,大多为G1~G2级。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显著降低irAEs的发生率(P<0.05)。卡瑞利珠单抗治疗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irAEs发生率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P<0.05)。结论:临床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时,irAEs发生率较高,但严重程度均较轻,大多为G1~G2级,且多数在治疗后可缓解。
  •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 李方, 王亚玲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42-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 9(PCSK9)抑制剂的应用现状与热点。方法:在中国知网、Pubmed 数据库中分别检索 2013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期间发表的 PCSK9 抑制剂相关文献,通过 Bicomb-2.0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和统计,运用 UCINET6.0软件中的 NetDraw 2.182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并利用 gCLUTO 1.0 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文文献 256 篇,英文文献 2580 篇。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量最高的国家;发文量最多的中英文杂志分别是《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和 Journal of Clinical Lipidology;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PCSK9 抑制剂”“PCSK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当前研究的五大主题分别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CSK9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与慢性病及脂蛋白(a)的相关研究。结论:近年来关于 PCSK9 抑制剂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我国学 者可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 王珊珊, 聂晓东, 尹云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54-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左心衰竭(ALHF)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力衰竭标志物、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2月于某院治疗的ALHF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hBNP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治疗,两组均治疗3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pH]、心力衰竭标志物[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ɑ(HIF-1ɑ)、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微小核糖核酸-499(miR-499)]以及左室重构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7天,观察组PaO2、SaO2及pH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IF-1ɑ、GRP78、miR-4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8.4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BNP联合托伐普坦可有效改善ALHF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降低血清HIF-1ɑ、GRP78、miR-499等心力衰竭标志物水平,抑制心室重构,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庞然, 崔耀刚, 武倩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60-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20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脱落3例,n=57)和观察组(n=60)。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抗血小板及改善心肌代谢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和LVESD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KMB、cTnI和ox-LDL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OD和GSH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hsCRP和IL-6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33%)高于对照组(71.9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尼可地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UAP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消化系统用药
  • 韩莉, 郭云霞, 张意兰, 陈光耀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67-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五味苦参肠溶胶囊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于某院就诊的86例难治性U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沙利度胺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沙利度胺片联合五味苦参肠溶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水平、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白介素-10(IL-10)]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改良Mayo内镜评分、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肛门灼热)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sCRP、TNF-α、ICAM-1及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改良Mayo内镜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9.07%,P<0.05);腹痛、腹泻、脓血便以及肛门灼热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沙利度胺片相比,五味苦参肠溶胶囊联合沙利度胺片可进一步改善难治性UC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改善时间,调节患者体内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氧化应激水平,具有较好的治疗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 丁波, 崔晨辉, 段飞, 杜巧婷, 刘令令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74-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和Meta分析探究中药复方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用药规律和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of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中药复方治疗Hp相关性CAG的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9月。首先进行数据频次统计和挖掘分析;其次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对结局指标(临床疗效、Hp清除率、胃镜检查结果改善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进行分析。并采用GRADE证据质量分级系统对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数据挖掘部分纳入19篇文献,共涉及19个完整处方、76味中药,其中高频药物有甘草、黄芪、蒲公英、黄连、茯苓、半夏、莪术等,主要功效为益气健脾、清热祛湿、理气健胃等;药性多温、寒,药味多苦、辛,主要归脾、胃经。Meta分析纳入17篇文献,结果显示,与西药或中成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相比,中药复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中药复方组在清除Hp、提高胃镜检查结果改善有效率方面优于西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P<0.05)。中药复方组在改善胃胀满、胃痛、喜热喜按、腹泻方面优于西药或中成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P<0.05),在改善口干口苦和纳差食少方面,中药复方组与西药或西药联合中成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GRADE评价显示证据级别为中等到极低,提示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不高。结论:Hp相关性CAG的用药以益气健脾药为主,常与具有清热除湿、疏肝和胃等功效的药物配伍使用。中药复方治疗Hp相关性CAG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西药或中成药或两者联合治疗。但相关研究获得证据级别低,尚需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 抗感染用药
  • 赵梓汝, 李业荣, 王珍, 于爱云, 贾海英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90-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描述和比较工作环境中存在电磁辐射人群与普通工作环境人群口腔菌群分布特征及差异,为电磁辐射损伤的早期防护提供潜在筛查方法及依据。方法:2023年10~12月期间随机抽取某两家单位工作人员共130人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工作环境分为电磁辐射工作环境组(JMS组,n=65)与普通工作环境组(BJ组,n=65),收集两组口腔唾液标本并提取DNA,通过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对其16S rRNA进行测序,研究并比较两组口腔菌群构成特征。结果: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JMS组与BJ组口腔菌群结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口腔菌群构成中,在门水平上,两组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纲水平上,两组芽孢杆菌纲、梭杆菌纲、梭菌纲的相对丰度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放线菌纲、红蝽菌纲、蒂西耶氏菌纲和拟杆菌纲的相对丰度有显著差异(P<0.05)。LEfSe差异分析结果表明,JMS组具有独特的菌群结构,有11种菌显著富集,分别为梭菌纲、微黄奈瑟氏球菌A、管道杆菌属、诺曼管道杆菌、细小口腔杆菌、梭杆菌门、梭杆菌纲、梭杆菌目、不解糖口腔杆菌、龈沟产线菌、梭杆菌科。此外,菌群功能预测结果显示,JMS组口腔菌群在免疫系统途径、抗肿瘤药耐药性途径、能量代谢途径上的富集程度高于BJ组;BJ组在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膜传输途径的富集程度高于JMS组。结论:普通工作环境和电磁辐射工作环境下人群具有不同的口腔微生物特征与菌群代谢特征,且表现在多个分类水平上,提示电磁辐射工作环境可能对人口腔菌群分布特征产生影响,未来仍需进一步证实和探索。
  • 苏军, 王亚峰, 王琪, 成怡冰, 崔利丹, 杜语慧, 李倩影, 海莉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98-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某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2月~2022年6月诊治的26例危重症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患儿,根据患者的疗效分为临床有效组(n=14)和临床无效组(n=12)。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合并疾病、病原菌、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情况以及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对其中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多黏菌素B疗效的可能因素。结果:临床有效组与无效组的性别、年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合并疾病、病原菌以及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有效组的多黏菌素B使用时间较无效组更长(P=0.000),临床无效组有更多的患儿应用机械通气(P=0.034)。Logistic回归分析果结提示治疗时间(OR:2.606,95%CI:1.346~5.046,P=0.004)是影响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临床疗效的可能因素。结论:多黏菌素B治疗危重症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是影响多黏菌素临床疗效的可能因素。
  • 风湿免疫疾病用药
  • 方心, 张晓奎, 胡周磊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103-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软骨代谢、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106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依托考昔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基葡萄糖颗粒,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oll样受体4(TLR4)、白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软骨代谢指标[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IIA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IANP)及II型胶原羧基端肽(CTX-II)]、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LR4、IL-1β和TNF-ɑ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OMP和CTX-II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IIANP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MMP-3和MMP-9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9.25%,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联合依托考昔治疗KOA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患者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生成,改善软骨代谢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药物警戒
  • 袁秀芝, 唐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109-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波生坦不良事件信号,判断其安全性,以期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FAERS数据库2016年1季度~2022年2季度数据信息,比照MedDRA不良事件编码处理数据,提取以波生坦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采取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报告比值法(ROR)对信号进行分析。结果:以波生坦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中,女性占比(61.51%)高于男性(21.40%);通过对器官系统分类(SOC)分析发现波生坦产生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对首选语(PT)分析发现呼吸困难、死亡、感染性肺炎的发生排在前3位;对低位语(LLT)分析发现波生坦易导致死亡、基因突变、肺水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通过对FAERS数据库中波生坦不良反应的挖掘,从SOC、PT、LLT3个层次分析了不良事件特点,为波生坦在临床中的安全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合理用药科普
  • 苏文涛, 冒山林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116-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甲双胍作为老药,已经过了60余年的临床实践,其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已久经考验。近年来,相关研究还发现二甲双胍对多种疾病具有潜在益处,且具有良好的费效比及药物可及性等优点,不会增加低血糖风险。那么现实中,二甲双胍是否真的具备这些“神奇功效”呢?为此,《糖尿病经典老药二甲双胍,真的是“灵丹妙药”吗》一文,基于国内外指南相关研究结论的基础,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从6方面对二甲双胍临床功能进行总结,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 何冠兰, 唐秀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119-1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小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5): 122-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05.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众的自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自我药物治疗的行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在家中储备一定数量药品的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经常用到的感冒药、退热药、抗过敏药等,慢病患者的长期用药、特殊的急救药等,病愈者用剩的药品等。很多家庭会把药品保存至包装标注的有效期,但这种保管方式是错误的,药品的使用期限不等同于药品的有效期,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家里药品的使用期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