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2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11-30
  

  • 全选
    |
    咳喘用药专栏
  • 向莉, 皇惠杰, 岳纯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已成为21世纪儿童健康的重大挑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儿童过敏性哮喘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本文旨在探讨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如何通过合理用药管理来优化儿童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早期识别哮喘急性发作并进行快速抗炎治疗,结合动态监测疗效调整药物剂量,对于避免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风险至关重要。此外,对于适宜的患者,早期引入标准化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生物制剂治疗,完善慢性气道炎症的全程管理路径。通过个体化的过敏健康教育和上下联动的延续性治疗,可以提升治疗依从性,实现精准治疗和完全控制,改善气道过敏的预后。本文拟为现阶段儿童过敏性哮喘的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 魏立明, 王睿, 陈岩松, 杨巨贵, 周鑫, 史克龙, 徐凡翔, 马玲, 周素琴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7-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索构建咳喘药学门诊模式,并评价其患者管理成效。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1日~2024年6月30日于某院咳喘药学门诊就诊的3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评价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饲养动物和职业暴露对疾病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的影响,并比较患者在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疾病控制情况(CAT评分)、吸入剂用药准确性(吸入装置使用评分)和用药依从性[8项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结果: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饲养动物和职业暴露等5项指标中,年龄对CAT评分和mMRC分级有显著影响(P<0.05),是否接触粉尘对mMRC分级与GOLD分级有显著影响(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吸入装置使用评分和MMAS-8评分均有明显升高,CAT评分则降低(P<0.05)。结论:咳喘药学门诊可为患者提供高效的药学服务,其工作模式具有可行性和可借鉴性。
  • 贾晨, 周素琴, 何君, 席春林, 郎儒彪, 陈蓉霞, 王小燕, 王敏娟, 梅松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2-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哮喘是一种全球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重度哮喘难以得到良好控制,是临床治疗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对重度哮喘机制和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靶向生物治疗已成为治疗重度哮喘的新兴治疗手段。目前获批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抗IL-5/IL-5R单克隆抗体、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4/13单克隆抗体、抗TSLP单克隆抗体,主要针对2型炎症为主的重度哮喘患者,已被证明是皮质类固醇的良好替代疗法,特别是在重度哮喘的管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重度哮喘中2型炎症型哮喘的病理机制及靶向生物制剂进行全面综述,同时强调了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的生物制剂的重要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徐凡翔, 贾晨, 魏立明, 周素琴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9-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美泊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白介素-5(IL-5)单克隆抗体生物制剂,针对由嗜酸性粒细胞异常增多引发的多种炎症性疾病,展现出了显著的治疗前景。2024年1月,我国正式批准了美泊利珠单抗的新适应症,用于重度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的治疗,进一步拓宽了其临床应用范围。本文就美泊利珠单抗的药效学、药动学、临床疗效、安全性、用法用量等进行了概述。
  • 药物新发现
  • 王钰然, 孙雪林, 郑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27-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难治性高血压(RH)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特殊高血压类型,尽管有详细管理办法和较多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压难以控制的情况。2024年3月19日FDA批准aprocitentan用于RH治疗,为该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Aprocitentan是一种口服活性的双重内皮素-1(ET-1)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止ET-1与ETA/ETB受体的结合发挥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且其可增强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作用,为RH患者提供更多的心脑血管保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度至中度水肿或液体潴留。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试验研究及安全性进行综述。
  • 林莉莉, 杨明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31-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黑色素瘤是一种进展快、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治疗选择局限且预后效果较差。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兴起,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打开了新的篇章。免疫治疗药物帕博利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免疫球蛋白G4单克隆抗体,能够阻断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而达到抗肿瘤作用,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均显示出应用潜力。本文对帕博利珠单抗的药动学特点、临床研究进展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视角。
  • 抗肿瘤药物
  • 奚和明, 赵雪松, 杨振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37-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9月期间于某院就诊的200例一线化疗后失败或缓解后再进展的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及实验室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VEGF、HO-1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A125、CEA和NSE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VEGF、HO-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4.00%)高于对照组(55.00%,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35.00%,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VEGF、HO-1表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抗肿瘤用药
  • 杨泽平, 陈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44-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获取并分析培美曲塞药物不良事件(ADE)数据,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建库至2023年9月FAERS数据库中培美曲塞相关AD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6.1版)中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挖掘出的ADE报告进行归纳分析,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及比例报告比(PRR)法筛选有效信号。结果:共筛选出以培美曲塞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6368份,男性报告数(3476例,54.59%)高于女性报告数(2281例,35.82%),18~65岁人群报告率与65岁及以上人群报告率相近。共挖掘出372个PT信号,涉及23种SOC,报告例数较多的SOC包括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各类检查和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生频次较高的PT包括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均为培美曲塞药品说明书已提示的ADE。同时也挖掘出部分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的ADE。结论:血液学毒性仍是培美曲塞最主要的不良反应,非血液学不良事件报告最多的包括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及营养类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等,可能导致治疗延迟或停止,临床应重点关注。
  • 消化系统用药
  • 朱艳丽, 孟利军, 杨艳, 郭晓鹤, 秦咏梅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52-5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反应、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2月期间于某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06例中重度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维得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道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炎症指标[黏蛋白1(MUC1)、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CL1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红细胞沉降率(ESR)]、Th17/Treg平衡指标(Th17、Treg和Th17/Treg)、临床症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消失时间、ESR、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乳酸、二胺氧化酶、MUC1、CCL11、ESR和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h17、Th17/Treg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reg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ESR、CRP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68%)高于对照组(73.58%,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得利珠单抗联合美沙拉嗪治疗中重度UC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促进临床症状消退,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 崔才阳, 位培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59-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心功能、血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4年2月在某院就诊的105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入组52例,因擅自更改用药方案剔除1例)和观察组(入组53例,因并发脑卒中和擅自更改用药剂量各剔除1例),最终两组均纳入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心力衰竭程度(Lee氏心衰计分)、心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DL-C、6min步行距离和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DL-C、TC、TG、NT-proBNP、CRP、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Lee氏心衰计分、LVESD和LVED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均正常,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脂康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效果良好,可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高。
  • 李晓威, 贾国力, 罗大蓓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66-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1日~2023年10月31日某院收治的126例U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率)、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径变化率(FMD)]及炎症指标[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白介素-17A(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LVESD、LVEDD、ET-1、CTRP1、IL-17A和TNF-α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LVEF、NO和FMD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79.37%,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可提高UAP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抗感染用药
  • 贺小旭, 李周平, 刘音, 饶芝国, 薛晓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7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30年来,一种有着特殊临床特征的肺炎克雷伯菌群被发现,感染者多表现为多发的转移性脓肿。其最初是在东亚地区流行,而后蔓延至全世界,给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为了描述这种特殊的菌群,人们将其称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但如何精确定义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包括强效的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积极的血糖控制及脓肿部位的穿刺引流等。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以期更好地认识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其治疗效果。
  • 吴琪, 郭锦辉, 徐斌, 魏艳芳, 李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78-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该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某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对照组(未合并肺部感染,n=63)和感染组(合并肺部感染,n=59)。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及相关用药情况,总结患者肺部感染特点;分析59例感染组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9例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7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8株(60.76%),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31株(39.2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8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G、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75.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及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及WBC、CRP水平升高时,发生肺部感染的风险增加,应积极纠正以上影响因素,并根据常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及抗菌药物特点进行抗感染治疗,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冯海龙, 邢林帅, 雒红涛, 许召君, 王高翔, 赫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85-9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肛周肉芽形态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期间于某院直肠肛门外科诊断为肛周脓肿的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3)。两组患者均接受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评分、换药次数和创面水肿评分)、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肛周肉芽形态评分、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评分、换药次数和创面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和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VEGF和b FGF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肛周肉芽形态和Wexner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2.58%,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6.35%)低于对照组(19.35%,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熏洗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肛周脓肿患者临床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肉芽新生,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麻醉用药
  • 侯佳, 张梦宇, 丛日楠, 嵇翔, 王中师, 李进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92-10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6个维度对丙泊酚的国产品种进行评价,为临床内镜检查麻醉诱导剂的药物遴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调查法和问卷调研法构建丙泊酚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系统文献综述、Meta分析、真实世界研究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方法,对研究品(国产丙泊酚:迪施乐)与对照品(进口丙泊酚:静安)进行各维度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比较。结果:安全性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低血压及注射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性方面,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和患者苏醒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苏醒快、内镜医生操作满意度高(P<0.05)。经济性方面,研究品治疗所需的药品费用低于对照品。创新性方面,研究品具有剂型创新性。适宜性方面,研究品的制备工艺、辅料选择较适宜,但有效期适宜性弱于对照品。可及性方面,研究品具有可获得的政策优势,但市场占有率不及对照品。结论:丙泊酚注射液的国产品种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4个维度具有良好表现,仅在有效期适宜性及市场占有率方面弱于对照品,其临床综合价值较高,可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遴选及国家药物政策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刘凯, 吴黎生, 王震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03-1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静脉注射对鼻咽通气全凭静脉麻醉宫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2月期间于某院行宫腔镜手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观察组患者术毕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给予氟马西尼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镇静效果(Ramsay评分)、应激反应[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水平]、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 NE、E和Co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6、12h和24h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嗜睡、恶心呕吐、头晕、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马西尼静脉注射可促进鼻咽通气全凭静脉麻醉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和恢复,未影响应激反应水平和术后疼痛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 周勇, 刘喆, 刘远征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08-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布托啡诺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某院接收的12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宫颈癌外科手术,麻醉诱导相同。对照组患者给予布托啡诺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地佐辛联合布托啡诺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应激因子[β-内啡肽(β-EP)、神经肽Y(NPY)、P物质(SP)]、免疫功能[CD3+、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h、8h和12h,两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β-EP、NPY和SP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两组患者CD3+、CD4+和NK细胞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h,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布托啡诺能减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疼痛,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且能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 精神疾病用药
  • 李金浩, 张晨娇, 石竹, 魏艳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13-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旨在了解北京某院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药物处方治疗策略。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对2023年在北京某院接受治疗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的药物处方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纳入病例952例次。所用药物种类包括心境稳定剂、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4类,其中心境稳定剂的使用频率最高。这4类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丙戊酸钠、奥氮平、劳拉西泮和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方案方面,以联合用药为主。结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通常采用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且大多数医生倾向于使用多种药物的联合疗法。
  • 合理用药科普
  • 庞宁, 赵荣生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17-1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据报道,全球约有4.6亿糖尿病患者,已成为新十大死因之一,且中青年患者不断增多。目前不少降糖药物通过参与体内血糖调控的生理过程来控制血糖,其中不乏一些大分子生物药,如胰岛素、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司美格鲁肽等。对于生物药物如多肽,通常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它是一种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胃肠道中很脆弱,会经过消化酶分解成为小分子氨基酸使其药理活性丧失。这也就是为什么胰岛素和肽类药物大多需要注射给药,而口服多肽又成为困扰药学家多年的难解之题。
  • 王慧, 李强, 王亨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20-1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女性孕期存在非常多的风险,有些可能对胎儿或者孕妇产生严重影响。通常而言,通过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充分休息等一般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部分常见风险。但是,由于很多症状并不明显,不能充分引起人们警惕,当出现这些情况时,需要严密观察,甚至需要住院寻求医生的专业治疗。本文通过介绍孕产期常见临床症状,普及应对常见情况时的医疗知识,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孕产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障母婴的安全和健康。
  • 陈沫, 杨雄昌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24-1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妊娠呕吐对于孕妇来说是最正常不过的早孕反应,一般是在妊娠5~6周开始出现,8~10周达到高峰,6~12周能自行缓解。约90%的孕妇会出现NVP,而0.3%~3.6%的孕妇会发展为妊娠剧吐(hyperemesis gravidarum,HG)[1]。即在孕第22周前,排除其他明显病因后,出现持续严重恶心、呕吐、脱水、体重短时间内下降超过5%并伴有大量酮尿症状[2]。HG与普通呕吐不同,控制不及时可能会产生妊娠并发症及不良结局。因此,妊娠呕吐和HG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孕妇妊娠呕吐及HG提供药学专业指导,以期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降低妊娠呕吐风险。
  • 卢旭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4, 21(11): 127-13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4.1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正>世界过敏组织(World Allergy Organization,WAO)白皮书显示[1],全球约22%的人群患有由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研究表明[2],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4亿过敏性鼻炎患者,2.5亿食物过敏患者。目前,儿童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甚至严重过敏反应等)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不仅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危及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面对儿童过敏性疾病,需找到真正的过敏“元凶”,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病情,以达到“智慧防护”的目的。让我们一起开启过敏原的追凶之旅,一步步了解过敏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