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第18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21-09-30
  

  • 全选
    |
    综述论著
  • 尹利顺, 张丽娜, 张红, 谭守印, 侯敏娜,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中药配伍减毒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配伍减毒原因、机制提供文献依据与研究思路。方法: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在"相畏相杀""君臣佐使"的佐制理论基础上,提出中药配伍减毒方式主要为异类相制、甘缓解毒、同性毒力共振减毒。其机制主要从毒性物质基础、毒性成份体内代谢及拮抗毒性作用等途径进行探讨。然而,目前配伍减毒的研究主要以降低毒性成份含量、提高急性毒性实验半数致死剂量(LD50)值为评价标准,缺乏全面性,较为单一,减毒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中药成份的复杂性及其作用的多靶点性,决定了其配伍减毒研究的复杂性,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多学科、多方法、多层次综合运用,以多种技术标准作为配伍减毒的评价模式,从不同的方面阐释配伍减毒机制。
  • 药事管理
  • 马丽萍, 文程, 左晓霞, 王海英, 向平超,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6-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药错误是医疗机构中最常见的危害患者安全的原因之一。管理因素、流程因素、环境因素、人员因素、设备因素和药品因素等均可导致用药错误发生。有效防范用药错误需要构建用药错误防范系统,从整个系统层面包括政策、组织、文化、信息系统、医护团队建设等进行建设。本文针对医疗机构用药错误防范系统,探讨构建用药错误防范系统的策略。
  • 王雪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11-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本院出现药品短缺的原因,为保障临床用药供应提出参考意见。方法:提取2019年1~12月药品固定采购清单数据,对发生短缺药品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应对策略。结果:短缺药品主要分布在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药(占比16.88%)和循环系统用药(占比14.29%)。排名前三的短缺因素:原料短缺,产能不足(占比29.87%);企业生产线改造或厂家停产(占比24.68%);供货商缺货(占比20.78%)。结论:制定短缺药品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价格监控、医疗机构完善信息化管理,及时上报短缺药品信息。
  • 段虹飞, 孙俊, 马培志,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15-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罗沙司他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Markov模型,以国内医疗成本为成本数据,以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为疗效指标,利用Treeage软件模拟计算使用罗沙司他或安慰剂治疗非透析CKD患者贫血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及治疗成本,对比罗沙司他或安慰剂的成本效果,同时对成本、效用值进行单因素敏感度分析。结果:罗沙司他和安慰剂的总治疗成本分别为75 710.93元和9972.88元,使用罗沙司他患者可获得的QALY为9.37,安慰剂组获得的QALY为8.67。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分析显示,ICER为93 911.5元/QALY,大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小于3倍人均GDP。结论:单因素敏感度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稳定可靠。在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下,罗沙司他治疗非透析CKD患者的贫血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用优势。
  • 汪晶,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20-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文献挖掘,总结大枣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为今后大枣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大枣"为主题词,检索2000~2020年间的所有文献资料,并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各类别下的研究热点和应用方向。结果:截至2020年4月3日CNKI收录的关于大枣的文献中,主要包括大枣的临床应用研究、成份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动物实验研究等内容。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抗抑郁、胸腔积水辅助治疗等;成份提取主要有大枣多糖、水提物、总黄酮等;提取方法包括水提法、超声法、醇提法、萃取法、酸解法、酶解法等;动物实验主要包括药物药效研究、药物机制研究等。结论:大枣的现代研究以临床应用和动物实验研究居多,其成份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大枣的研究内容广泛,但深度有限。未来关于大枣的探索应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强对大枣药效物质基础以及药理作用机制等的深入研究。
  • 药物警戒
  • 刘娟, 张晶, 杨艳玲, 王银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24-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及时判断和治疗药物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致药物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198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关于万古霉素致药物热的个例报道。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32例,包括本院2例临床患者和30例文献个案报道。22例药物热发生于用药后6~13天,出现发热的平均时间为8.75天,中位数为10天。14例次仅发热未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12例次伴发白细胞减少,停药后可缓解; 26例次停药3天内体温下降。结论:万古霉素所致药物热不易诊断,临床应用该药时应提高警惕,做好用药监护,及时停用致热药物。
  • 刘慧, 谢婷婷, 刘源, 杨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的免疫抑制剂致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的不良反应病例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PubMed、Springer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集有关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1(PD-1/PD-L1)抑制剂致T1DM的不良反应个例报道,并对性别、年龄、瘤种、PD-1/PD-L1抑制剂用药、T1DM发生时间、用药方案、T1DM发生情况(包括临床表现、血清C肽值、是否是暴发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1篇文献报道纳入统计,其中有47例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后发生T1DM,发生时间在1~85周,平均时间为11周左右。其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62.83±11.47)岁。初期发生以呕吐、恶心、多尿、多饮、口渴和血糖升高等症状为主。结论:PD-1/PD-L1抑制剂致T1DM的不良反应较少且不易发现,但一旦发生后果较严重,在临床应引起高度重视。
  • 药学服务
  • 叶佳龙, 高雪琴, 曹捷, 李杰, 蔡雪峰, 苏玉永,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33-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帕累托图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为医嘱审核以及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审方药师对本院住院部2019年1月~12月静脉用药长期医嘱进行前置审核,对审核不合理医嘱的科室和类型进行帕累托图分析,发掘不合理用药的主次要因素,阐明医嘱不合理原因。结果:共审核长期医嘱371 799组,发现不合理医嘱1145组(0.31%),干预成功的不合理医嘱有905组,干预成功率为79.0%。在不合理医嘱科室中,泌尿外科、胃肠外科、骨科等为主要因素(占79.4%)。在不合理医嘱类型中,溶剂不合理(35.0%)和用法用量不合理(25.7%)为主要因素;频次不合理(21.4%)为次要因素;配伍禁忌(11.8%)和联用不合理(3.4%)等为一般因素。结论:利用帕累托图可精准掌握不合理用药医嘱中的主次要因素,便于审方药师针对性干预,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 李巧艳, 刘明周, 孙俊, 赵宁民, 马培志,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报道癫痫患者不规范用药现象,提高临床医生识别能力,促使癫痫患者选择正确的就医途径。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21 149例癫痫患者数据,对癫痫患者不规范用药现象进行分析和报道。结果:癫痫患者不规范用药情况主要有2种:一种是将常见抗癫痫药物加入自制的中草药制剂中;另一种是将常见抗癫痫药物伪装成"祖传秘方"。对癫痫疾病的认识不足和非法医学广告的虚假宣传,是癫痫患者及其家人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发现,个别患者甚至因此类不规范用药而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癫痫患者不规范用药情况较为普遍,治疗药物监测是识别和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药物和非法医学广告,加强癫痫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临床医生警惕性,及时纠正不规范用药问题,是有效避免癫痫患者因不正当就医而延误病情甚至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的有力举措。
  • 王亚军, 刘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44-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本院全肠外营养液(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solution,TPN)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TPN处方5934张,对处方的药物品种、配比进行归类统计,从而分析其稳定性和合理性。结果:5934张处方中有液体量不合理处方109张(1.84%)、总热量不合理处方1081张(18.22%)、糖脂比不合理处方417张(7.03%)、热氮比不合理处方1122张(18.91%)、电解质浓度不合理处方72张(1.21%)、丙氨酰谷氨酰胺浓度不合理处方140张(2.36%)、胰岛素浓度不合理处方171张(2.88%)。结论:本院TPN处方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总热量偏高或偏低、糖脂比不合理、热氮比不合理等现象。临床医师应加强学习TPN知识,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严格规范处方;同时审方药师应补充临床知识、认真审核医嘱。医师和药师应共同促进处方合理规范化,保障肠外营养用药安全有效。
  • 临床用药
  • 董利利, 赵二要, 李晓辉, 汤昱, 甄兴刚, 王芳, 张向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痉挛性咳嗽患儿百日咳鲍特菌感染状况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于本院进行咽拭子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血清人百日咳毒素Ig G抗体(PT-IgG)检测的疑似百日咳鲍特菌感染的痉挛性咳嗽患儿病历资料,根据检测结果分为百日咳组与类百日咳组,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共纳入147例痉挛性咳嗽患儿,百日咳组92例,类百日咳组55例。百日咳鲍特菌检测阳性率为62.6%。百日咳多发于0~3岁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季和夏季居多。临床特征方面,百日咳组咳鸡鸣样回声、白细胞计数升高者多于类百日咳组(P <0.05);百日咳组合并鼻炎和(或)结膜炎者少于类百日咳组(P <0.05);两组咳嗽剧烈窒息、咳嗽剧烈发绀、咳嗽剧烈呕吐、合并肺炎/支气管炎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PCR和血清学检测可相互辅助诊断痉挛性咳嗽,以免漏诊。对于伴有咳鸡鸣样回声、白细胞升高者,应警惕百日咳鲍特菌感染。
  • 黄玉焕,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54-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低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少于对照组、呼吸暂停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可有效缓解患儿呼吸暂停症状,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 徐寅鹏, 黄鹂, 杨莹, 孟菲,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58-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辅助阿奇霉素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6月在本院儿科住院及门诊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11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羟甲唑啉和阿奇霉素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2.41%,Z=-2.937,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常见阳性症状(如耳痛、鼓膜异常、气骨导差值等)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治疗后两组患儿分泌性中耳炎阳性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儿在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0.34%,对照组为12.07%,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辅助阿奇霉素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并且安全性较好。
  • 程雅盟, 张越洋, 吴静,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63-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2月~2020年6月纳入的156例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双盲法分成重组人脑利钠肽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每组78例。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评估,同时在用药前后测定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率(HR)、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脑钠肽(NT-proBNP)、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对比两组用药结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88.46%)高于B组(74.36%,P <0.05)。用药前两组的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用药后A组的LVEF、LVEDD、LVESD、HR、BUN、SCr、Cys-C、NT-proBNP、IL-2、IL-6、TNF-α均优于B组(P <0.05)。用药1周后A组速尿量、尿量高于B组(P <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运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轻利尿剂抵抗,促进患者心功能改善,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快速稳定病情,为预后提供保障。
  • 崔峰, 赵志坚, 白天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67-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S100β)、β淀粉样蛋白(Aβ)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麻醉前5 min,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积0.9%NaCl注射液,观察组予以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S100β、Aβ和NSE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12、24和48 h时VAS评分、术后1周MMSE评分和围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N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100β含量在术后0.5和6 h较低,NSE含量在术后0.5、12和24 h较低(P <0.05)。结论: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为超前镇痛药物,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可有效抑制血清S100β、Aβ和NSE水平,降低PND发生风险。
  • 冯蓓蓓, 孙成华, 刘华, 谭波,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72-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中医药综合方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5日~2020年5月20日参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救治的27例医护人员、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密切接触的7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医护人员分别采用新玉屏清膏、防疫油、避瘟香囊及艾灸预防新冠肺炎。观察并记录入选医护人员新冠肺炎感染率、有呼吸道症状经相关检查排除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入选医护人员均未发生新冠肺炎感染;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有呼吸道症状经相关检查排除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发热、咳嗽、咳痰、乏力症状有所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入选医护人员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通过临床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中医药综合方案可用于预防新冠肺炎及上呼吸道疾病,且安全性较高。
  • 赵桂君, 鞠蕊, 孙爱军, 汪红英,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75-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甲硝唑凝胶联合普罗雌烯乳膏治疗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1月本院妇科门诊治疗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甲硝唑凝胶+普罗雌烯乳膏)和对照组(甲硝唑凝胶),每组83例。观察组:每日晨起普罗雌烯乳膏涂抹阴道及外阴1次,睡前阴道放置甲硝唑凝胶1支;对照组:每晚睡前放置甲硝唑凝胶1支。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分别于14和30天复查。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阴道瘙痒、白带增多、白带异味、阴道烧灼痛)、阴道清洁度、临床症状好转时间、血清雌二醇水平、子宫内膜厚度、30天后复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8%vs 84.3%,P <0.05);观察组实验室清洁度检查指标高于对照组(95.2%vs 77.1%,P <0.05);观察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中位时间分别为7.0 (5.75~12.00)和12.87(11.10~15.89)天(P <0.05);治疗前后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雌二醇的浓度和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8.4%(7/83)]低于对照组[34.9%(29/83),P <0.05]。结论:甲硝唑凝胶联合普罗雌烯乳膏治疗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疗效较好,几乎不吸收入血,安全性高且不易复发。
  • 王颢, 谭玉杰, 白幼鹏,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80-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旋动式与负压式人工流产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3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旋动式组(n=155)和负压式组(n=155);在此基础上再分为旋动式预防组(n=77)和旋动式不预防组(n=78)、负压式预防组(n=77)和负压式不预防组(n=78)。旋动式预防组和负压式预防组患者术前1 h予静脉注射头孢呋辛钠,旋动式不预防组和负压式不预防组术前不给予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观察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并发症(腹痛、发热、不完全流产、感染、宫颈宫腔粘连等)。结果:4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其中,负压式不预防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负压式预防组(P <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长于负压式预防组(P <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负压式预防组(P <0.05);旋动式预防组和旋动式不预防组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负压式组术中出血量多于旋动式组(P <0.0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复潮时间长于旋动式组(P <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旋动式组(P <0.05)。结论:为有效减少人工流产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流血时间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负压式人工流产术需要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而旋动式人工流产术无需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术前无细菌感染的患者,建议优先选择旋动式人工流产术;若选择负压式人工流产术,可在术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杨永俊, 李铭, 曹丽幸, 陈丹, 吕永艳, 张引引,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85-8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来曲唑联合高纯度尿促性素(HP-hMG)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妊娠效果的影响及激素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32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来曲唑+HP-hMG)和对照组(来曲唑+二甲双胍),每组66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排卵率、妊娠率、自然流产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LH、E2和F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T低于对照组(P <0.05); E2、LH和F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血清瘦素、HOMA-IR、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瘦素低于对照组(P <0.05),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目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妊娠率(54.55%)高于对照组(33.33%,P <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OHSS、排卵率、自然流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来曲唑联合HP-hMG治疗PCOS不孕患者,能较好地调节患者生殖激素、提高妊娠率。
  • 韩春兰, 魏海霞,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90-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替加环素联合多粘菌素对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MDRO肺部感染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替加环素联合硫酸多粘菌素B治疗组(T+D组)、美罗培南联合硫酸多粘菌素B对照组(M+D组),每组93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痰标本,检测出相关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选择敏感性较好的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患者用药后效果差异。结果:本研究中186例患者共检出223株MDRO,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占比最多(85.2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G+菌,12.56%),真菌占比最少(2.25%); G-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Kpn)为检出率最高(41.70%);对比93株Kpn在各科室分布情况,神经外科检出率最高15.05%,其次为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检出率皆在10%以上;将G-菌中占比较高的Kpn做耐药性分析,多粘菌素耐药率(R)最低,其次为替加环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R皆在10%以内; M+D组患者治疗有效率(47.31%)低于T+D组(79.57%),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 M+D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0.75%)高于T+D组(3.23%),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多粘菌素用药治疗G-菌感染特别是Kpn感染为主导的MDRO肺部感染患者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可推广临床使用。
  • 刘方方, 轩静静, 张东颖, 秦文婧,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95-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分别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常规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采用噻托溴铵粉雾剂+NIPPV+常规药物治疗)和B组(采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NIPPV+常规药物治疗),各43例。比较两组通气支持时间和机械通气率、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 MWD)]、血气分析指标[p H值、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通气支持时间和机械通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EV1%pred、FVC、PEF、6 MWD、p H、Pa O2高于治疗前,且A组高于B组(P <0.05);治疗后,两组Pa CO2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噻托溴铵与异丙托溴铵分别联合NIPPV、常规药物治疗均可缩短AECOPD通气支持时间,降低机械通气率,安全性也相当,但前者对肺功能、运动耐量和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后者。
  • 李琼雅, 胡海英,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100-104.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9月本院收治的212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后有12例患者脱落(7例失访、3例出现急性加重、2例出现呼吸衰竭),将其剔除后,最终选定200例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前和用药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D)]、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恶心、头痛、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80.00%,P <0.05)。用药后,两组肺功能、运动耐量、临床症状积分、QOL评分优于用药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用药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6.00%,P <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可缓解COPD稳定期患者咳嗽、咳痰等相关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实验研究
  • 孟建升, 蒋俊春, 郑志安, 韩知利, 肖红伟, 王辉,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105-108.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姜枣祛寒颗粒中4种成份(6-姜酚、8-姜酚、6-姜烯酚和10-姜酚)的含量。方法:Thermo 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6-姜酚、8-姜酚、6-姜烯酚和10-姜酚分别在2.940~58.800μg/ml(r2=0.9998)、3.648~72.960μg/ml(r2=1.0000)、2.388~47.760μg/ml(r2=0.9996)和2.024~40.480μg/ml(r2=0.999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3%、98.49%、98.70%和97.82%,相对标准偏差RSD(n=9)分别为1.44%、1.31%、1.46%和1.5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以为姜枣祛寒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高可新, 李利霞, 王小康,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1, 18(09): 109-1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6-3327.2021.9.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芩活性成份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黄芩原药材炮制为生黄芩和酒黄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黄芩和酒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以及汉黄芩素含量,并考察生黄芩和酒黄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结果:以各成份对照品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作线性回归方程,黄芩苷y=11.72x+175.62(r~2=0.9994),线性范围为65.20~1043.20μg/ml;黄芩素y=17.96x-86.29 (r~2=0.9997),线性范围为16.54~264.60μg/ml;汉黄芩苷y=17.55x+10.39 (r~2=0.9995),线性范围为16.97~271.50μg/ml;汉黄芩素y=8.14x-42.34(r~2=0.9993),线性范围为14.91~238.50μg/ml,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酒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低于生黄芩、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高于生黄芩(P <0.05)。酒黄芩DPPH、·OH以及O_2~(·-)的IC50值低于生黄芩,酒黄芩对DPPH、·OH以及O_2~(·-)的清除率高于生黄芩(P <0.05)。结论:生黄芩经酒炙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含量降低,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含量升高,抗氧化作用增加。